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用使命和热血写下这首白衣战歌

2020-04-02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用使命和热血写下这首白衣战歌
——简阳市人民医院党员抗疫突击队在行动

       1月31日下午,简阳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练功房里,21名来自感染科的医务人员在此集合。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女孩儿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排练节目,而是约好一起剪掉长发。忍痛割爱减掉长发,只为轻装上阵,减少沾染病毒风险和个人护理时间,便于穿脱防护服。与其说这是一次约定,不如说这是一场仪式,剪掉长发后,她们就是战士!因为疫情就是白衣卫士吹响战斗的集结号!
       “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一份又一份像这样的请战书出现在简阳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当中。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中,简阳市人民医院被确立为成都市定点收治感染患者的医疗机构。为满足有可能到来的诊疗任务,综合考虑防控工作专业特性,医院成立了以党员为先锋的抗疫突击队,从650余名写下请战书、主动报名的医务人员中遴选了相关专业医生、护士共计83名加入队伍。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4岁,最大的54岁,最小的仅22岁,虽然队伍年轻,但是他们中不乏拥有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护理的丰富经验。
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红指印,一缕缕长头发,展现了这支党员突击队骨子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表达了他们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最美逆行者”。
       “现实千难万险,但我随时听从使命召唤”
       没有一场战斗不是困难重重,但总会有人迎难而上,战斗在第一线,冲锋在最前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践行着从医的初衷和岗位的责任。在简阳市人民医院,排除万难、与病毒决战主战场的医护人员正是这样的一群人。
       “作为一名党员和医护人员,更应该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先到、防疫最困难的时候先上、攻坚最险重的担子先挑。”从肿瘤科到感染科一线支援的护士张波,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冲一线、站前沿、当先锋、作表率。
       没有一个女生不爱漂亮,张波也不例外。在春节前夕,张波利用休息时间花费800余元,做了一次头发护理,想着能够以最光鲜漂亮的状态好生过一个祥和喜庆的春节假期。可疫情就是命令,面对艰难的战斗,以最好的状态轻装上阵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最无悔的选择。即便万般不舍,但张波并未犹豫,主动请战到感染科一线,并加入到此次集体剪发中来。
       聂姜,是感染科副护士长。长发的她这次也剪成了齐耳短发,利落又干练。她是四川省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于2月21日踏上支援武汉的征程。在武汉市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期间,为了和患者拉近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病毒的决心。她在防护服上写上了“党员聂姜”。因为她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病房里的患者总是感激地说到“感谢党员小聂”。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聂姜没有休息过一天,怕把病毒带给家人,她就在楼顶杂物间给自己搭了个小床。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洗漱后出门上班,经常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2月10日,聂姜接到通知医院准备组织医疗队出征湖北,已经在感染科一线工作了近20天的聂姜第一个递交了申请,她说“论经验,我临床工作29年,副高职称,对危重病人护理有经验,在抗疫一线,需要我这样的护理力量!论责任,我是一名党员,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一定要冲在前面!”
       聂姜的父亲退休前是简阳市人民医院的药剂师,听说她提了申请,聂姜父亲说:“我们一家三代都是简医人。救死扶伤是我们家的家训,她要上前线,远志莫怕路千里,我们作为家人支持她的决定。”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听过千百遍,但当它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你身边人身上发生时,仍然令人肃然起敬,感动不已。
       “这是我的无悔选择,也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疫情防控一线突击队队员们在隔离病房工作,个人防护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穿脱隔离衣时,每做下一个环节之前,都要停顿一秒钟,避免污染无菌区域;在进病房之前,再停顿三秒钟,检查自己的防护是否到位,绝不匆匆忙忙地漏掉个人防护的任何环节,给同事和留观病人带来风险……就这样,进一次病房的准备工作基本上会耗费好几分钟。防护服密不透气,穿上去很快就会有汗珠往下滴。穿隔离衣不方便上厕所,医护人员们一般进入隔离病房前都会尽量不喝水、少吃东西。
       这对于每一个参加此次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而言,都是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考验,但在责任与担当面前,他们都彰显了共产党员或白衣天使的英雄本色,一旦上了火线,就绝不退缩。
       除对留观和确诊病例进行密切观察和诊治外,突击队中感染科的医生还承担了对全市重点留观病人的会诊工作,必须24小时在线。他们常常是在病例讨论、工作汇报会甚至半夜的梦乡中,接到会诊电话,赶赴简阳的各镇(街道)集中留观点。24小时在线工作,他们不仅承受了透支身体的疲惫,还有精神的高度紧张,脸上写满疲惫,却无法停下匆忙的脚步。
       大年三十晚上10多点才从医院往家走,凌晨4点就又出诊了,保持24小时在线,这是杨丽,一名传染病专业医生在新冠肺炎发生以后的工作常态。在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午夜时分,杨丽吃完晚饭,赶紧将自己隔离在房间内,点亮台灯,开始思考人生的一件大事。
“我是党员我先上”“党员不扛重担谁来扛”等铿锵话语,一直回响在她耳畔。哪里急难险重哪里就有党员、把危险留给自己、安全留给别人的英勇行动无时无刻不在感召着她。“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经过慎重思考,她饱含真情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看齐,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检验。还记得临行前医院举行的那场庄重的入党仪式,这是她生命中铭记终生的“高光时刻”。
       护士杨阳也是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的党员之一。为了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为了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这场硬仗中,杨阳毅然决然从家里搬了出去,在同事空置的老房子中短暂居住,并告诫家人,一定要相互隔离,减少传染的风险。同样战斗在疫情防控保障一线的丈夫余友东,是国家电网简阳市简州供电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两个人同时在抗“疫”的战场上,隔着一道道重重的防盗门用眼神交换一下彼此的思念,又毅然决然转身投入各自的战场。临行武汉前,她迅速协助采购、后勤部门积极准备携带物资,做使用登记,尽力把最好的防护资源带到武汉、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离别当晚,年幼的两个孩子抱着她说:“妈妈不要走”!丈夫尽管很担心,但却没有开口挽留,因为他知道这是医者的责任、党员的使命。
       在和她们的交流中,你会看到她们眼神中流露出的坚定和沉稳,她们身处危险而谈笑自如的从容,让人心生敬意。她们都表示特别感激家人的支持:选择这份职业,主动加入这场战斗,是她们个人的选择,但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为她们的后方扫除了各种障碍,让她们可以在前线一路披荆斩棘而无所畏惧。
       谁不是父母的儿女,儿女的父母。可是,从接到抗疫任务后,这里就只有战士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强地防守在抗疫一线,为全国抗击疫情的胜利作出自己无悔的选择。
       聂姜在出发前往武汉前,曾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白衣战士之歌》,希望献给所有为抗击疫情冲锋在前、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
       我们身着防护服像战士一般
       战斗在没有炮火硝烟的一线
       与新型肺炎斗智斗勇
       无声的拼搏责重如山
       放弃休息亲友团圆
       人民过年我们过关
       默默祝福万家灯火
       春回大地是我们的心愿
       ……
       忍不住盈眶热泪
       面对人民的鲜花礼赞
       一声声新年好问候我们
       一句句辛苦了是那样温暖
       自豪吧,我的医护同事
       放心吧,我的患者朋友

       供稿人: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   杨小佳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