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单
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新时代党建教育研究部介绍
组织机构
民意调查
联系方式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党旗飘扬,战疫情
党建案例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廉政教育
党建风采
培训活动
走进革命圣地党性教育培训活动
党务工作培训
纪检监察培训
培训动态
培训课程
现场教学
党建教育专家
培训掠影
学员心声
编辑出版
党建读物
《党旗飘扬战疫情》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党建知识
党建知识
网上纪念馆
学习经典
党章党规
党建出品
通知公告
人员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哪里召唤,党旗就在那里飘扬
2020-04-20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哪里召唤,党旗就在那里飘扬
——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内蒙古人民医院呼吸科党支部医疗团队
“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需要我们前赴后继,扑在前面。现在也是关键的时刻,我们是党员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就是要站得出、顶得上。这也是我们这个团队真实的样子。”这番话,是内蒙古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称“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高丽在和笔者交谈时说起的。她不仅是一名呼吸科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2020年的春节有些特别,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肺炎”),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慨然举国出征,打一场科学阻击战,与史无前例的“入侵者”争夺新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默默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他们没有誓师大会,无需请战书,只是接到一个通知,便义不容辞地冲在最前,不顾个人安危,甚至于生死。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线医护人员的初心。这就是默默奉献的医务人员,抗击疫情强大的中坚力量。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面前,内蒙古人民医院呼吸、感染科党支部,这个优秀的战斗“堡垒”,首当其冲亮相在战“疫”的前沿,而他们的党支部书记云春梅就是这第一个站出来的领头人。她带领着呼吸科的医务人员奔赴自治区的多个抗“疫”一线和湖北疫情中心,这支队伍里,有党员,也有群众。党组织的号召力使他们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冲锋陷阵、不分昼夜、不计生死,他们克服困难,不辞辛劳,连续作战,把一面面党旗插在了祖国北疆和荆楚大地抗“疫”的最前线。
全局的“战役”:医疗指挥部的坚守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疫情,哪里有召唤,我们就到哪里去!”云春梅如是说。2003年的那个春天,她就是当时一线战士中的一员,英勇地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17年后的今天,作为科主任的她,又临危受命成为内蒙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组长,带领团队积极迎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大疫来临,虽然时间在变,地点在变,但不变的是医者救死扶伤的大医苍生,是共产党员冲锋陷阵的初心使命。
此次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内蒙古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德俊,参与过多次突发疫情的防控工作,是内蒙古地区呼吸学科的领军人物和肺病防治领域的名医。从1月25日,我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至今,孙德俊带领云春梅等专家组成员一直守候在内蒙古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中心,雷打不动,固定于每日上午准时会同各盟市连线医院医生进行在线探讨,对全区确诊、疑似的新冠肺炎病例进行着一场场特殊的“面对面会诊”,权威地指导当地医院的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发挥着“定盘星”的主心骨作用。孙德俊、云春梅等专家在远程会诊的同时,还通过视频与感染患者亲切交流,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除了线上指导,他们还通过微信群答疑解难,使每一位患者得到切实可行的及时救治。
1月26日,专家组成员、呼吸科副主任徐毛冶第一时间接到指挥部命令就立即赶赴乌兰察布市督导疫情防控工作。那段时间,她不停奔波于集宁、丰镇等多地医院,通过技术指导、夜间暗访等方式督促当地防疫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高铁站、长途车站等重要关卡,以及村镇医务室、超市、药店、住宅小区都遍布着她的足迹。
从我区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开始,云春梅便夜以继日,一直处于连续加班状态,春节期间她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工作到很晚。每日会诊完,她放弃午休的时间,亲自整理汇总病例资料,及时上报防控指挥部和政府部门。不仅这些,她还要辗转各医院督察并认真组织院内可疑病例筛查。她密切关注着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实时变化,只要新版方案一发出,她就要为全区范围各级医疗机构详细解读、及时培训。春节前,女儿从外地回家过年,她都顾不上回家吃顿团圆饭。在女儿的眼里,云春梅实在是太忙了。
防控就是责任:火线出击无关距离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由武汉自驾游赴俄罗斯途经满洲里的乐某,在满洲里人民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自此,内蒙古自治区报告的首例确诊病例出现在东北部的那座边陲小城。
才刚刚从抗击鼠疫前线下来不久的呼吸重症监护室主任李晓玲,于当日立即赶往满洲里医院参与救治。由于是区内首例病例,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那一天,李晓玲和当地医护人员在隔离一线忙的应接不暇。1月24日,感染者病情稳定,在全面安排好救治工作后,李晓玲匆匆返回呼和浩特。下了飞机,已是除夕那天的下午了。就在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的时候,李晓玲却犯了愁。她每天都扑在工作上,根本顾不了家里,哪有去超市采购年货的时间,就连前段时间刚摔断胳膊的老母亲都顾不上照顾!就这样,回到家中,她才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一些吃的喝的,怎么也得把这顿年夜饭应付下来。
1月25日(大年初一),我区拉响了疫情防控的最紧急警报。大年初二一大早,她又回到医院,和其他专家一道守在全区抗击新冠肺炎远程会诊的第一线。当晚,首例感染者乐某的病情急转而下,满洲里医院向指挥部发出紧急求助,受自治区卫健委和医疗专家组的指派,李晓玲于27日一早便搭乘CA5879次航班紧急驰援满洲里医院,再次投入战斗。那天早晨,和李晓玲一起出征满洲里的还有37岁的青年共产党员、呼吸治疗师尹东。他的任务是保证危重患者的呼吸生命支持,实时为患者调整机械通气。那些天,李晓玲、尹东一直与呼伦贝尔当地医疗救治小组奋战在救治首例危重感染患者的一线。5天后,经过专家组与医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患者乐某符合解除隔离出院标准条件,于1月31日痊愈出院,成为内蒙古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
北疆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直线跨越2400多公里。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于白衣战士而言,只有生死的一瞬,没有时空的距离。这场疫情阻击战,打出的就是这种精神!什么是年迈多病的父母,什么是无人照看的幼子……他们抛下亲人,割舍亲情,放弃团聚,率先闯入疫区,个个都是英雄,无惧生死以身报国,用身躯抵挡肆虐的病毒,誓死擒拿蛰伏的病魔。
呼吸科主任医师孙芳,春节前一周患有重感冒,低免疫状态很容易被感染,而她却在感冒没有痊愈的情况下,坚持值夜班,把除夕团圆的机会留给其他同事。1月26日(正月初二),她作为督导组成员被分配前往阿拉善盟指导防疫工作。在阿拉善盟,为了将防控工作做实做细,不留隐患,她不辞辛劳,连续奔波于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之间。2月2日,在阿拉善工作督导期间,她接到指挥部命令,满洲里医院一例牙克石感染患者病情危重,急需专家前往。十万火急之时,她知道那边的医护人员都在等着她,为了给重患争取更多的救治时机,她毫不耽搁,3日清晨5时许,作为危重病人救治组专家,跨越千里,紧急从内蒙古的最西边出发,火速奔赴最东端的满洲里。
大雪,一场接着一场,2019年的这个冬天似乎比近几年都冷。每年冬季,医院里的呼吸科总是“人满为患”,这个冬天也不例外,呼吸道病人较往年相比多了很多,尤其是危重症病人。这个冬天,有些特殊,初冬时节的鼠疫风波才让人长舒口气,一场猝不及防的“2019-nCOV”疫情却又接踵而至。呼吸科医务人员的脚步匆忙而疲惫,却不能停下来。疫情当前,内蒙古人民医院成立了呼吸科救治专家小组,主任医师刘慧招、王家烈是专家组的成员。虽然赶上新春佳节,但疫情凶猛时间紧迫,疾病传播速度之快让医生们无暇他顾。形势越来越严峻,呼吸科的工作愈发紧张劳累,越来越多的有发热咳嗽症状或从武汉返乡的务工者、学生等人群前来问诊,络绎不绝。新型冠状病毒隐匿性强,在诊查病情的同时,还要做好疑似感染者的排查,医护人员面对的风险可想而知。手机24小时开机,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接续而来,院内会诊咨询不断。尽管院内的工作事务成倍增多,但作为专家组成员,他们虽“分身乏术”,可依然还要承担着指导、协助外院开展感染患者救治的重要任务。各位专家分头行动,1月26日开始王佳烈接到任务前往呼市第二医院会诊病人,她会同该院专家启动CDC,最终确诊了呼和浩特地区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疫情就是命令,从大年初一一直值班到大年初三的刘慧招,没有时间去饱饱睡个好觉,下了夜班就直接赶往包头救治一线了。一周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确诊患者病情加重,她又从包头赶往临河参与会诊救治工作……
高丽告诉笔者,从那段时间到这段时间,在党支部的凝聚号召下,党员引领带头作用十分凸显,呼吸科上上下下忙的像个陀螺,“转”劲十足,停不下来。
奔袭千里的驰援:医务人员心向党
1月28日,内蒙古人民医院首批16名医护人员随自治区医疗队抵达湖北荆门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他们成为内蒙古第一批英勇的逆行者,全面开启了支援帮扶湖北重灾区的“大义”之旅。首批医疗队由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ICU的各8名医护人员组成。出征前,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没敢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父母或爱人,怕亲人担心。浸出水的隔离服、勒出印痕的脸庞、忙碌的身影……面对肆虐的病毒,内蒙古人民医院赴湖北医疗队的党员们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当地的隔离一线内,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开展工作,誓与疫情抗战到底,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他们坚信,春回大地的那一天,定会播撒芬芳勃发生命。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在蔓延,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更是一名党员,我自愿申请参加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奔赴前线,与同行们一起战斗!”这是内蒙古人民医院赴湖北医疗队员、呼吸科主治医师王彦在她的“请愿书”中所述的一段话。其实,早在1月24日除夕那天,王彦就已经向医院党委递交了最反映她内心“初衷”的请战书,而今,她用行动实实在在地印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来自赴鄂医疗队的另一名队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刘娟在荆门一线对党组织说,“鼠年之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武汉疫情形势更是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作为内蒙古人民医院的一名呼吸科护士,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义无反顾的请战到武汉疫情一线。1月28日,作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深知此行责任重大,也对家人承诺平安归来。疫情就是命令,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我们一定会在抗击肺炎疫情的前线和全国人民一起万众一心战胜病魔!让我们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前几天刚在湖北荆门抗“疫”前线过完自己28岁生日的呼吸重症护士黄雅云向党组织表态,“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通过新闻了解到武汉疫情,看到一线医务人员的艰辛,深有感触。本想与亲人团聚于新春佳节,可得知援湖北医疗队需要呼吸重症护士,我还是果断向院党委提出了申请,请愿加入内蒙古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来到疫区,现在和战友们奋战在京山仁和医院,开展重症护理工作。从业四年来,我一直积极努力工作,2019年我向党组织递交了我的入党申请书,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此次疫情中,有许多党员冲在最前面,让我十分钦佩。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再次写下入党申请书,请求火线入党,做一名护理工作者的表率。如今国家需要我,武汉人民需要我,我要尽我的微薄之力,同我们的医务人员一起共同抗击疫情,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内蒙古人民医院呼吸、感染科党支部起到了凝心聚力、激发斗志的带头作用。每当生命遭遇严冬,白衣战士就是春风天使的化身,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但总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伟大,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初心使命和医者誓言,化身为一面面党旗,飘扬在抗“疫”第一线。(郑晓丽、王博阳)
作者简介
郑晓丽,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单位办公室副主任、医院院报主编,医院宣传工作负责人。多年从事医院宣传工作,非典时期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王博阳,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统战科副科长、内蒙古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新闻网特约通讯员。疫情期间,兼任医院党委宣传组组长。专职从事宣传工作及材料撰写工作,撰写了各类宣传材料千余篇。2014年,作为主创人员(第一编委)整理、编写、校对和出版12万字的医院大型故事集《心路——医者平凡的故事》一书。2017年,论文《让幸福感围绕医患“你我他”》发表于中国协和出版社《让医院走向人文管理》一书。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20号,010010;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党旗飘扬,战疫情
党建案例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廉政教育
党建风采
为您推荐
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③】科学精准遏制疫情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②】科学精准做好物流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①】医疗机构要科学精
习近平主持会议 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组织机构
党建新闻
培训活动
编辑出版
党建知识
党建出品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
中共中央党校
党建网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