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单
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新时代党建教育研究部介绍
组织机构
民意调查
联系方式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党旗飘扬,战疫情
党建案例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廉政教育
党建风采
培训活动
走进革命圣地党性教育培训活动
党务工作培训
纪检监察培训
培训动态
培训课程
现场教学
党建教育专家
培训掠影
学员心声
编辑出版
党建读物
《党旗飘扬战疫情》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党建知识
党建知识
网上纪念馆
学习经典
党章党规
党建出品
通知公告
人员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抗“疫”最前线:白衣天使化身钢铁战士
2020-04-20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抗“疫”最前线:白衣天使化身钢铁战士
——
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安纪红
一波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偷袭了时轮更替的2020,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有生死的疫情防控战中,内蒙古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日夜奋战,与时间赛跑,誓死为人民群众把牢这关键的一道大门,守护着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医院感染科,这道阻隔着危机的大门的最前沿,这个非常时期让人望而生畏的地方,有一群可爱的人们无比信仰使命,正在用善良与坚守书写着与“疫”相抗的时代故事。
而走在这群人最前面的,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带头人,看似娇小柔弱,却坚韧强大,她就是这个群体中最活跃的“抗疫先锋”——内蒙古感染病权威专家,内蒙古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感染科教研室主任,内蒙古医学会感染病及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安纪红。
1月中旬,“新冠”疫情防控战刚打响的那些日子,她把打点滴的地方选在离一线最近的隔离缓冲区,依然坐镇前沿指挥阵地。
如果非要问,一个人面对危险甚至于生死时为什么还那么执着地往前冲,那无非莫过于“初心”或热爱的力量如此之大……
“权威解读”:领军人的“超前”判断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持续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经诊断均为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今年1月12日,该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
1月15日上午,内蒙古卫健委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通报会,及时传达国家第一版诊疗方案。16日,内蒙古人民医院召开全院环节干部专题会议,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德俊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严格部署。当日,感染科全部进入紧急工作状态,安纪红带领团队已做好迎战“新冠”的初步准备,新冠肺炎病例排查工作全面启动。其实在这个时候,上一波的鼠疫疫情防控还没有完全告终,而新一轮的“新冠”疫情又接踵而至。
每年的冬天本就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可随着武汉疫情的不断升级,紧张的气氛中不少患者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普通感冒的、流行性感冒的、其他因素造成发热的,特别是从湖北地区归来的大学生、务工者……大量患者涌进了感染科发热门诊。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医务人员每天需要筛查发热患者百余人。
全国疫情的中心武汉“激战”趋于白热化,热度逐渐波向全国各地,“防控战”升级成了“阻击战”。
1月19日,内蒙古人民医院接诊第一位有武汉接触史的发热患者,根据规范要求对其实施隔离留观采样,并对此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医学观察。为了不漏掉任何一个可疑病例,安纪红按照国家诊疗方案,结合全国疫情爆发趋势和内蒙古当地实际情况,将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分条解读,要求所有医务人员排查病例时必须做到“放低门槛”。当时,面对突然袭来的疫情,医护人员对患者来自哪里的理解产生了分歧,但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安纪红在第一时间就统一了大家对“新冠”诊查的共识。她幽默地将这一判断标准简化称为“有复杂的乱窜史”,很显然,她这一通俗的转化推广,切实将“新冠”病例的筛查门槛放低了,使得这张筛查大网越织越密。那时,作为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委员的安纪红就超前地提出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就有传染性,以及在确诊病例中可能存在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一说法。
就在那几天,一位来自尚无病例报告的湖北荆门京山患者前来就诊,虽症状不明显,但安纪红却格外警惕。随即该地出现确诊病例,然后呈现出爆发的趋势,疫情的出现准确地印证了安纪红的判断。
排雷兵:誓死冲在阵地最前沿
2019年11月,内蒙古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先后出现鼠疫疫情,从那以来,安纪红就作为自治区专家全程参与流行病学调研、确诊病例救治指导和疫情评估等各项工作,不辞辛劳地奔波于两地多家医院。鼠疫防控工作尚未完结,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她就又继续投入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战役当中。
长时间的连续作战,使天生丽质的安纪红从科室“一枝花”硬生生累成“面瘫脸”,高负荷的工作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1月13日那天她突然出现了面瘫。可谁曾想,才开始输注大量激素进行治疗,两天后“新冠”防控战就措不及防地拉开了帷幕。激素类药物不仅对整个人的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更严重的是会大幅降低免疫力。看着团队中每个人都忙得应接不暇,却暂时不能进入高风险暴露区域和队友们一同作战,她心急如焚。然而,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激素,不能说停就停,药物减量需要一个科学而缓慢的过程。从开始的10mg,到几天后的7.5mg……5mg……2.5mg……一步一步减到停止,对于安纪红而言,这无疑又是一场拉锯战。于是,“内战”与“外战”就这样对峙在安纪红焦灼的心头。
疑似感染者的排查是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更是她心头的重中之重。她说,如果知道艰巨的任务就要到来,宁可延误自己的治疗也不要上激素,决不能影响自己在一线正常工作。
作为这场严酷战役的前线指挥官,她尽可能把液体配制到最少,把输液瓶挂在感染缓冲区,往往以最短的时间输完液就马上进入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带病指挥着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有章有序地开展“新冠”排疑工作,近乎每天24小时不眠不休。作为医院首席专家,她全力配合着医院对排查、救治、会诊以及各方面工作的全方位协调部署。刚开始,疫情防控之处,相关工作千头万绪,安纪红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边理顺工作,边开展工作,尽管激素的副作用很大,但她一直咬紧牙关撑在那里,承受着高于他人多倍的巨大压力,每天精神和体力都消耗很大。
她曾对每一个队友作出承诺,无论处置任何疫情,她都要和大家在一起并肩作战,还要必须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因此,面对自己此时的低免疫状态,她最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怕自己一旦被感染就有传染给身边队友的风险。在输激素的那几天,安纪红对每个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得越发严格了。由于激素对情绪的影响,再加上对战友们安全的“过分”担忧,在见到偶有医护人员防护存在风险的时候,一直温柔如水的她也会暴躁起来。尽管后来也为自己有些过激的态度而懊悔,但那段时间,队友的安危无疑是她心中唯一最大的牵挂。
从1月15日到28日,国家诊疗方案修订了4次。作为首席专家,安纪红始终密切研读着随时更新的方案,及时制定内蒙古以及呼市地区的具体排查方案,指挥团队第一时间完善工作。
随着工作量的陡增,医院紧急调配10名轮岗护士、5名医生增援发热门诊及发热病房。出于安全考虑,直到2月2日,医院决定调已经连续作战近20天的第一批发热门诊及发热病房医务人员平安下线,集体撤到指定地点休整。截至1月31日,内蒙古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共排查发热患者2762人次,留观患者18人,解除隔离15人,解除密切接触者6人。
作为医院的第一道防线,安纪红及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从2019年11月应对鼠疫疫情以来,直到此次新冠疫情爆发,整整3个月没有休息过,始终坚持奋战在第一线,全力排查,严防死守,使这道屏障固若金汤,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作为名副其实的“排雷战士”,他们有力地保障了就诊患者和医院其他部门的安全。
在护佑其他生命的时候,她柔弱的双肩担起了托付的重量,但女子本柔弱,脱下白大褂,卸下精神和身体双重压力的她,有着比平常更加脆弱的神经,一时间满嘴爆出了痛痒钻心的疱疹。
传染病医生:要比“贴心”更“走心”
谈及这位传染病权威专家,还要从17年前的非典疫情说起。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爆发,当时34岁的安纪红主动请缨,加入内蒙古人民医院第一批抗“疫”军团。在隔离一线,与SARS病毒一战就是16天。
那时,医院各学科还是一个整合的状态,还没有现在这样成体系的感染科,只是一个传染病门诊,安纪红是一名普通的“大内科”医生。2004年,安纪红服从医院调配到传染病科工作。初到传染病科,家中亲人和身边好友却极力反对。无奈之下,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来。她发现来这里看病的患者心态都不是很好,一方面急于康复,一方面又怕暴露隐私,甚至连挂号都不敢用自己的真实姓名。这一情形,深深触动了安纪红的内心,她感慨而言,“做一名出色的传染病医生是一个深邃的命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更要有一双能够关注传染病人特殊性的眼睛和一颗充满包容与关怀的心”。
对于她来说,刚刚带着“硝烟”从“非典”残酷的战场中走来,还有10多年的大内科业务基底为依托,她信心满满,无所畏惧。尽管这样,那一年,除了工作,剩下的时间她都用来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在传染病方面的专业知识。她常说,“常规传染病的威胁持续存在,新发传染病又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医生‘一专多能’,如果不学习又怎么能练就甄别传染病的‘火眼金睛’。”那时,午休和她从来无缘,每晚也常常学习到深夜。医院附近的肯德基餐馆甚至成了她每日中午最天然的“自习室”。
这些年,安纪红的服务态度好是出了名的,在众多传染病患者的眼中,她就是一个“贴心大姐”,有问必有答有求必有应,她的“爱心咨询热线”24小时不停歇,夜深人静时还为患者答疑解惑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遇上去国外出差的时候,尽管时差不同,但她依然与患者保持着电话连线畅通。她深知,只有她专业而又富有关怀的声音才可以平复病人焦灼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上了传染病这个专业。在众人眼中的谈“染”色变,她却丝毫都没有。
有人说,医患间的沟通似乎总是有些不尽如人意,对于特殊的传染病诊疗工作亦是如此,而她却总能春风化雨,以自己的真诚和细腻,润物无声般地感染和打动着患者,为他们干涸的心灵注入一股温润的清泉,滋润着他们枯萎已久的信心。从业29年来,她没有一次跟患者发生过口角。她曾多次和团队的其他医生讲,做一名能走进患者心里的医生就要勤往病人那里跑,多问问他们需要什么,常和他们聊聊天。作一名“走心”的传染病医生,首先就要有不厌其烦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患者有“十万个为什么”,你就要有“十万加一个所以然”,多些解释,多些沟通,多些理解,少些隔阂,心与心的距离其实并不那么遥远。
先锋背影:筑起第一道坚强屏障
2007年,安纪红被任命为医院感染科主任,开始筹建一个全新的感染科。从“传染科”到“感染科”,不仅是一个“字”的区别,实际上是一个“质”的改变。由于特殊的风险性,感染科不同于其他普通诊疗区,病房改建是一门学问。与其说落实在草纸上,不如说印刻在她的脑海里,整个感染科的改建,都是她一笔一划勾勒出来的,由普通病房改建成符合感控要求的“三区两通道”隔离病房,大房间如何改成小房间,甚至某一个窗户朝向哪里,她都要千思万酌,反复推敲,可以说隔离病房的每一处长与宽,都是她亲自丈量出来的。在整个改建过程中,她从不缺席,与施工队一起现场制定改建方案,一起扎根在施工现场,每一个细节她都严格把控。
暴土扬长,木屑四溅,她穿梭在那里;科学布局,匠心独具,她沉思在那里,感染科的每一个角落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智慧。那个时候,与其说她是一名传染病专家,倒不如说她是个资深的建筑设计师。科室成立了,就要招募人员,传染病科室的风险性,使得许多人望而驻足,广纳贤才对感染科而言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在安纪红的积极协调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于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被调配而来。而后,她又着手严格训练“新兵”……在她的“大操大办”下,一切准备终于就绪,2008年6月30日,内蒙古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正式开诊,全面为社会患者提供传染病诊疗服务。
自2008年安纪红组建医院感染科以来,她先后带领着科室团队成功应对处置了H1N1甲流、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鼠疫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从乌海群发布氏杆菌病例到通辽群发炭疽病例,再到锡盟出现H7N9禽流感病例,在不同的防疫“战场”上都曾留下她躬身入局指导诊疗的身影,这些都深深影响也鼓舞着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这12年间,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历经数次抗“疫”的锤炼,逐渐带出了一支代表自治区水平的“骁勇善战”的专业权威传染病防治军团。
“没感觉有什么特别要说的,这不就是我的工作么?”一向对于专业自信满满的安纪红却在接受采访时害羞了,这也是在这场1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她重复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扶危渡厄,医者担当。一面旗帜,矗立飘扬。从刚转型入行到成为学科领军人物,面对自己所热爱追求的感染病医学事业,她倾注了大把的年华和满腔的热忱,把美丽和感动化作人世间最纯粹的甘霖,雾化洒落在那些寻求希冀的灵魂之上。她用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用大爱谱写着激荡人心的生命赞歌,也用自己近30年的从医经历诠释了一个永恒不变的为医准则:不忘初心,贵在认准方向;使命在肩,定当全力以赴,逆风而行。(郑晓丽、王博阳)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郑晓丽,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医院院报主编,医院宣传工作负责人。多年从事医院宣传工作,非典时期曾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王博阳,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统战科副科长、内蒙古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新闻网特约通讯员。疫情期间,兼任医院党委宣传组组长。专职从事宣传工作及材料撰写工作,撰写了各类宣传材料千余篇。2014年,作为主创人员(第一编委)整理、编写、校对和出版12万字的医院大型故事集《心路——医者平凡的故事》一书。2017年,论文《让幸福感围绕医患“你我他”》发表于中国协和出版社《让医院走向人文管理》一书。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20号,010010;
邮箱:442630809@qq.com
党建新闻
党建新闻
党旗飘扬,战疫情
党建案例
筑梦新时代永远跟党走
廉政教育
党建风采
为您推荐
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③】科学精准遏制疫情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②】科学精准做好物流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①】医疗机构要科学精
习近平主持会议 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
组织机构
党建新闻
培训活动
编辑出版
党建知识
党建出品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
中共中央党校
党建网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