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宿迁市人民医院的青春战“疫”故事

2020-05-29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青春战“疫”故事
——
宿迁人民医院青年队员抗疫先进事迹报道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我院广大青年也正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120团队

感染科、预防保健科侯瑞军正在整理咽拭子采样登记表

我院负压救护转运特殊小组转运疑似病人
       发热门诊:管璐
       “为了避免麻烦,省下防护服,我们发热门诊的所有人都刻意控制饮食,少吃少喝,少上厕所。”发热门诊护士管璐说道。她说,穿好防护装备,整个过程大概会耗时5分钟。这些装备包括:N95口罩、护目镜、隔离口罩、防护衣、双层手套和双层鞋套。“一天下来,耳朵、头、鼻子都会很疼很痛,手上都会被汗液泡得发白,都是皱褶;皮肤也过敏了,起了好多的疙瘩;护目镜不停起雾,根本看不清别人;听病人讲话都要竖起耳朵,怕信息有误,让他们大声重复一遍。这我们都能克服,现在就怕防护镜里的水是滴到眼睛里,这样更加大我们与病人沟通的难度。”
       按照排班,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八点,她要在发热门诊工作6个小时。前两周病人特别多的时候,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接近10个小时无休。
       “有几次,个别病人嫌我们看病慢,我们怎么解释他们也不听,但每次都有更多的病人和家属主动站出来劝阻他们,全力维护我们,我们真的非常感动。”医院医疗物资紧缺,为了节约资源,N95口罩有时需要用紫外线照射后重复使用,为此,管璐也利用休息时间,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联系货源,她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没有人是旁观者!
       重症监护室:高春子
       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高春子,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早早地就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她成为了我院第一批奔赴宿迁市传染病防治医院的医护人员,目前主要负责协调处理确诊病人的护理工作。高春子的爱人叫丁春龙,是宿豫区新庄镇振友社区的党委书记,振友社区住着400多户人家,丁春龙每天带着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村里每天都要整体消毒两遍。其实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高春子夫妻二人一个在救治的最前线,一个在防控的最前线,上下班根本没有时间点,基本就没见过面。还未上幼儿园的孩子也一直由高春子父母带在身边,一家三口的交流只能通过电话解决。
       高春子说,夫妻俩一直互相鼓励,“我们要以不一样的形式抗击疫情,为国家奉献。”他们共同期盼着战役早日结束,凯旋团聚的那一天。
       负压救护转运特殊小组:张丽、宋浩和华东
       1月24日凌晨2:21,我院负压转运救护特殊小组接到市120电话指令,要求我院转送宿迁市首例确诊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到市传染病医院。接到指令后,小组成员张丽、宋浩、华东迅速做好防护措施,驱车到达患者住院病房,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做各项检查后,为患者做好必要防护工作,用负压担架将患者转运至负压救护车隔离舱。虽然穿着防护服、头戴护目镜的宋浩、张丽视野有限,但他们配合默契,顺利把负压舱固定好。
       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但心情焦虑不安,非常恐惧,为了缓解她的紧张情绪,宋浩和张丽一路上不断地陪患者聊天,安抚患者情绪。“在救护车负压舱内,空间非常有限,压迫感令人紧张,他们在密切关注患者情况的同时,努力做到让她放松。”张丽说。
       到达市传染病医院后,负压转运救护特殊小组顺利完成了患者的交接工作,最后严格按照标准对人员、车辆和设备的进行消杀。等完成所有工作,天已经亮了。此时,张丽、宋浩和华东三人几乎浑身汗透,脸部因为护目镜、口罩的勒痕,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张丽说:“转运确诊病人虽然让我们很恐慌,但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医者,尽全力做好患者的救治转运工作。接下来我们会持续坚守,直至打赢疫情这场斗争。”
       感染科、预防保健科:侯瑞军
       “我这边没什么写的,感染科每个医生都是差不多。”采访到侯瑞军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他说:“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感染科的每个医生在班上都忙得团团转,每天都有无穷的急会诊、疑似隔离病例接诊、处理新病人和其他在院患者的病情”。
       其实除了感染科医生,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预防保健科成员。预防保健科虽然不是一线临床科室,但承担着传染病的监测、报告、采样、送样等工作,负责医院与疾控中心之间的联系、对接、报卡,是一个365天无休的工作。这次疫情突发,科室不分昼夜地整理疑似新冠样本、制表、交接送样,还要上报传染病报告卡和国家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数据。“我经常晚上到家才刚躺下,就又被叫回医院。我自己倒是没啥,就怕影响家人睡不安稳。年前,我接触了一位需要复检的患者,我强制把自己隔离在医院,闺女打电话跟我开玩笑说,我再不回家,她就改跟妈妈姓了。”说到女儿,侯瑞军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
       采访还未结束,侯瑞军又被一通紧急电话“催”走了,他说有新情况,要回医院了。
       医务处:赵礼国
       大年三十下午,匆忙吃完团圆饭的赵礼国赶回医院,陪同副院长、医务处处长吴光启来到发热门诊。两人一边沟通上午的会议内容,一边巡视发热门诊,了解就诊患者情况、物资配备情况及房间改造情况,并与一线医护人员讨论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就诊流程。
       从春节前到现在的约莫半个月时间里,医务处全员坚守,多次改进流程,不断细化工作、完善细节、严格把控,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经常要后半夜才能下班,连年三十都没有休息。最长一次,赵礼国连续工作了四天四夜。他说:“2003年非典来临,我在学校栅栏里感受疫情的紧张,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一线的逆行者并肩战斗,做好组织与后援工作。其实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
       宿迁人民医院作为宿迁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之一,是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之一。医院的青年人是这支队伍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但他们却用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践行医院博爱、仁济、崇德、敬业的价值观,用坚毅的勇气,筑成了一道守护宿迁市民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
       我们相信,爱和希望一定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无论战线长短,这场战争我们必将胜利!

       供稿: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戴卫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