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把好群众就医安全的第一道关

2020-05-13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把好群众就医安全的第一道关
——探访蓬莱市人民医院体温检测站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全市医疗急救和疫情防控的核心力量,蓬莱市人民医院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积极创新建立“体温检测站”,严格措施加细加严管控,坚决做好防输入防扩散,积极构筑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体温检测站,长的什么样
       为切实加强来院就诊病人及亲属的预检分诊和管理,最大可能减少医院内的人员聚集和患者横向流动,蓬莱市人民医院实行了病区门禁管理和陪护登记备案制度,定时开放。同时,医院封闭了其他所有出入通道,关闭院内百货商店,改建成“体温检测站”,将预检分诊关口前移。测温站外,仅开通一条进出机动车道,并设立一处行人只出不进闸口。
       开通“体温检测站”,就意味着所有入院患者、家属以及员工都必须由此测温进入。这是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别手段,其防范人群交叉感染的意义极其重大,为此医院加强了测温站的硬件配套与软件支持。
       测温站进出口敞开,又不宜使用空调,室温几乎等同室外,医院立马增置两组1200W电热器;为保证各种信息表格及时上传,医院配置了电脑、复印机及网络整合;为避免医患间交叉感染,全部岗位实行二级防护措施;而一台立式红外扫描人体测温系统,则是体温检测站最抢眼的高科技了,行人依次从“大眼睛”前走过,体温状况立即呈现,体温只要≥37.3℃,系统就会立马“叮咚”报警,行人衣兜里的一个熟鸡蛋,都可能将自己拒之门外。
       为确保测温站各项工作科学有序、依法防控,医院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研究制定了严格的“发热病人处置办法”“体温检测站工作制度”等多项规章,印制了“新冠疫情期间医院管理的公告”发放进站人员,并专门录制“预检分诊温馨提示”音频循环播放,引导入院群众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确保“不放过每一个进院者、不漏过每一个发热者”。
       体温检测站,那些普通的人
       2月10日,医院抽调全部81名行政后勤人员充实到体温检测站,全面负责发热预检分诊工作,第一时间摸排、发现、严控传染源,阻断潜在的传播途径。他们中,上到科长科主任,下到普通科员维修工,有即将退休的老主任老护士长,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会计员和工程师,还有3位正在哺乳期的宝妈,成为蓬莱疫情防控战线上一道特别的风景。
       预检服务队实行4班倒,5人一组,每班值岗6小时,这就意味着他们每隔四天就要轮值一次。这些行政后勤人员,不仅要不折不扣地坚守在全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还要及时保质保量完成科室日常工作。
       测温站内,工作人员身着二级防护装备,对进入医院的每个人进行体温检测,认真询问流行病学史,是否来自武汉等外地,以及患者既往史、临床表现等。如有发热病人,工作人员就要逐项需填写《发热患者预检分诊调查表》,有流行病学史的一律专人专车护送到南王发热门诊,其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分诊至本院发热门诊,以确保排查不断档、守护不间断。
       “近期去过外地么?”“有接触过外地回来的人吗?”“有没有发烧感冒症状?”在测温站外,无论天气如何变化,工作人员都要顶寒风冒雨雪坚守,全副武装地为入院车辆内的每一位驾乘人员进行额温、腕温检测。
       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蓬莱却下起了2020年第一场雪,一场很大的雪。冰冷的雨雪打在脸上,值勤人员手脚冻得又僵又木。额温枪冷得测温失灵,大家就用手捂着,甚至把枪揣在腋下保温。防护口罩封得严实,呼气凝结成水,顺着脖子向下淌,大家坚持着,没车时还抓紧时间清扫积雪。
       门诊部主任蒋堃是体温检测站的“总管”,腊月小年就开始感冒,但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为了筹建测温站,她更是全身心投入,从站内布置到领取物资,从流程设计到人力安排,她都亲历亲为。每天早上她最早到站点,准备好一天的备用物资,每天傍晚她都要去站点,查看一天的发热病人登记情况。虽然很疲劳,但她还坚持着和大家一同值班。
       门诊党支部书记孙德胜领衔的是16个轮值组中唯一一个六人组,却有一位最大姐和两位正在喂奶的准宝妈。每次值班,孙德胜科长都主动在测温站外值守,天再冷雨雪再大,他也不肯让人替换,所以每个白班他一站就是整整六个小时,没有责怪与抱怨,只有默默坚持。
       同组的党建办护士王云帆家住紫荆名苑,离医院较远,孩子还没有断奶,但每次值班她都按时到岗,大家也很照顾她。2月15日,她又轮值小夜,可雪后路滑,很不安全,同科的团总支书记张莉就主动要求和她换班,而张莉自己三岁的孩子却是老人在照顾。
       公共卫生科承担着《发热门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等至少5种以上表格的汇总统计及每日2次网络直报,还要对南王病区及本院发热患者进行监测和追踪,她们一样要参加测温站的四班轮值。硕士研究生胡庆苹每天上班时,两岁的孩子都会哭喊着缠妈妈,为不影响工作和孩子,她干脆中午不回家,在办公室啃方便面,于是她的休息时间也变成了工作。
       体温检测站,那些泪目的事
       建站以来的半个多月里,81名行政后勤人员以强烈的使命与担当,不惧风险,坚守岗位,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着。每天入院群众一般在500人次左右,高峰时上千人,每个人他们都要不厌其烦地刨根问底,即使口干舌燥还是得问个仔细;为了不浪费防护用品,把有限资源留给最需要的岗位,大家尽量不喝水,减少上厕所;护目镜起雾严重遮挡视线,他们创造性地在镜片内侧涂抹洗手液克服困难;虽说每班6小时,但长时间寒风吹着,有的同事脚上还是生了冻疮;非接触式体温检测仪对着额头扫描,看似简单的抬放手动作,一班下来要重复几百上千次,常常累得腰酸臂麻手软……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81名测温队员夜以继日的辛勤,换来的是蓬莱这边风景独好,更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尊重,从抵触测温到主动接受检查,蓬莱人表现出了更多的理解、配合与感谢。几乎所有的值勤人员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疫情虽然给群众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带来了许多不安和恐惧,但正因为疫情,大家改变了生活习惯,学会了戴口罩;正因为疫情,满大街随地吐痰、飞沫四溅的少了;正因为疫情,市民的法律意识强了,守纪律讲规矩有秩序成为了自觉;正因为疫情,人们更懂得了理解、宽容与包容,蓬莱人整体素质转瞬间有了更大的提升。
       2月12日20时许,天气很冷,一对夫妻抱着孩子无助地蹲在医院大门口,妈妈只穿着睡衣睡裤,赤脚穿着拖鞋。原来是孩子发热抽搐来医院就诊,看完病准备回家却打不着车,因为出来得急手机也没带,无法联系到亲友。了解到这一情况,值班人员王新昊立即帮助“滴滴打车”,设备科主任高飞担心母子着凉感冒将这一家三口请到站内温暖。疫情时期的哥也少,时间过去好久也没人接单,保安队长薛永成干脆去路边拦车。最后大家还是发动朋友圈才帮助他们打到一辆车,临走时夫妻俩千恩万谢,大家的心也是暖暖的。
       2月18日夜20时许,一辆丰田完全不顾工作人员阻拦,打着双闪冲进了蓬莱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急忙追赶至急诊抢救室。原来3岁的女儿在家转圈玩大发了,出现头痛(晕)、失语症状,吓坏了老人和家长。待内外科医生详细检查无碍、孩子慢慢恢复神智后,工作人员才为其全家实施了测温,家长非常感激地表达歉意。
       2月11日上午,位于宝龙社区南大门的“果色添香”鲜果店经理于惠云女士,将4箱库尔勒香梨、2箱沙糖桔、2箱柚子及12包矿泉水,悄悄地送到了体温检测站门口,值班人员再三询问,于经理只留下一句“你们太辛苦了,感谢你们”,就默默开车离开了。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自疫情发生以来,蒙牛集团、中国人寿、济南蓬莱商会、渤海燃气等许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赠物资,支援人民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表现出了理性包容、爱国爱家的蓬莱道义。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民族基因,流淌在每一个蓬莱人的血液中,无数举手投足的“小善”,凝聚成“大爱”,传递着蓬莱文明的新风尚和蓬莱道德的正能量。一个个凡人善举,诠释着新时代的人间大爱,汇聚成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蓬莱暖流……
       “体温检测站”,是新冠疫情时期的特殊产物,或许有一天,随着病毒的消亡,它也将不复存在,但小窗口也见证了大世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感动,都将永远留存在每一个蓬莱人的记忆里……

       供稿人:山东省蓬莱市人民医院   孟彦祥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