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疫”不容辞】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医生

2020-05-09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疫”不容辞】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医生
——江西省玉山县中医院抗疫事迹纪实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当家家户户正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和幸福中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悄然来临。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蔓延,并波及玉山。
       1月28日,接到上级关于全面防控疫情的紧急通知后,副院长郑防军身先士卒,率领着我院9名精英骨到集中医学观测点,开展防控工作,并担任起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医疗技术组组长。
       雷厉风行,迅速行动,全面把关
       在集中医学观察点里,他面对着众多“密切接触者”临危不乱,迅速拟定医学观测点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消毒制度及应急预案等等...由于集中观察点物资匮乏,他便带领全体医务人员自己动手调配好观察点办公物品与物资,针对留观环境进行流程再造,制定出具有符合医院规范的流程和流线,让观察点符合使用标准和规范,改造完成后又及时完成对驰援观察点的工作人员做培训。因为没有后勤,他带领医务人员肩负着各种角色随意切换,即是保洁员、服务员、消毒工,也是心理医生。
       随时接收随时传达,疫情防控不分时间
       只要上级有最新指示,他都会第一时间推送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微信群,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落实要求,有的时候,晚上十一点、十二点接到急文和指示,他同样会第一时间将文件传达到群内,做到随时接收、随时传达,让每一名医务人员都第一时间了解到上级的最新指示。每天半夜醒来,他也会习惯性地看看手机,看看上级有没有下发新的指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每天都要查看手机微信群有没有新信息,这已经成了本能,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耐心对待隔离人群,开展心理疏导
       医学隔离观察点有一位20多岁的密切接触者,担心已被确诊了的家属的病情,感觉自己被歧视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情绪异常激烈。看到联系信息后,郑防军立刻与之进行沟通,并开展了20多分钟的专业支持,这位小伙子最终冷静下来。其中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焦虑到一直睡不好觉,每晚都醒七八次。郑防军就每天跟这位老人聊天,嘱咐他多看看书或者跟家人视频,转移注意力……从各种角度安慰这位老人,终于,这位老人也睡上了囫囵觉。
       副院长郑防军时常把钟南山院士的话传达给他们:“应对疫情要抓住两个要害,一个是早发现,一个是早隔离。而隔离的最好办法,就是大家安静下来。因为,病毒是跟着人走的,人到哪病毒就到哪。我们安静不动了,病毒就无法继续扩散和传播了,也就“静”下来了。我随叫随到,手机也24小时为你们开机。”就这样被隔离者们多了一份理解,也开始配合他的工作了。
       愧疚化为动力,无悔坚守到底
       从正月初四以来,他已经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待了一个多月了,每天忙忙碌碌,一直在忙着疫情防控的工作,年迈的母亲也没有去探望。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一直不太好,这也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他给母亲打电话拜年,听着母亲熟悉的声音,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母亲听出了他的不对劲,忙安慰他说不要担心自己,安心工作,工作干好了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作为儿子,他对母亲是万分的愧疚,作为丈夫,他对自己的妻子同样是愧疚,但是他始终将对家人的愧疚化为工作的动力,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硬仗!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是一颗无私奉献于医疗事业的心。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医生,以身作则、恪尽职守、是我的使命,更是我的职责,我“疫”不容辞。”

       供稿人:玉山县中医院   董莹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