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斗罢艰险又出发

2020-05-08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斗罢艰险又出发
——
内蒙古包钢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春梅援鄂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张春梅,是内蒙古包钢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今天,有幸作为赴鄂抗疫的医生在这里做报告,我倍感荣幸。我的报告题目是《斗罢艰险又出发》。
       2020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当新冠疫情来袭时,我主动请战,最早进入包钢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工作,并跟随科主任李晓萍参与了隔离病房改造及排查确诊的全过程。1月26日,我们的团队筛查并确诊了本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并在隔离病房连续抗疫14天;2月10日,我从隔离病房撤离后刚解除医学观察,就请战出发,随内蒙古医疗队踏上了去湖北的征程。
       我不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还是一名退伍军人,驰援湖北,我深感使命的光荣与责任的重大。2月10日上午,我接到医院通知后,中午回家简单收拾行囊,匆匆与年迈父母告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去吧!防护好,好好工作!”父亲寥寥几句话,却寄托着千言万语,我转过身,不敢再看老父亲的眼。母亲保持着一贯“作风”,没有太多嘱咐,只说:“我不送你了,但是我会去接你,孩子交给我们,你就放心工作去吧。”
       2月14日我踏上征途,当晚9点到达后就参加了穿脱防护服的培训。 2月16日,我到达湖北沙洋县。沙洋县医院三层楼的旧院区,一楼为疑似病例楼层,患者人数10人;二楼三楼均为确诊病例,共40名患者。整个院区基础设施、环境多不符合感控要求,很多设施设备都是边设计、边调整、边安装、边开展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尽量将病区改造得符合感控要求,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想到,环境不熟、流程不顺,不能让大家进!所以在医疗队进入前,我先行进入病区摸情况,决定从整改难度相对较小的二楼入手。从合理布局到优化流程,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演练思考,寻找漏洞;紫外线灯的布局、穿脱防护服的流程、消毒、消杀、完善消毒本、医疗垃圾登记本、各种标识及医疗简报库存的管理与登记;医疗垃圾一定要双袋、双扎加标识,医务人员的防护培训;病区患者的宣教管理;手卫生,精心设计每一个防控流程,反复到现场查看…… 工作前期,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一两点,定好流程后,还要把每个区域的图画出来,包括每个房间里有什么,护目镜、帽子、每一层隔离衣、防护服,甚至鞋套要脱在哪个地方,要注意哪些要领,比如摘护目镜时全程要闭眼等等,都要在规划并标注出来。二楼三楼不太一样、房间布局也不太一样,我又不会画图,做这些事儿真的挺难的。画好图、标注好细节后,我将其发到微信群里,指导大家一一熟悉。 二楼改造好后,2月18日,5名队员顺利进驻;有了二楼的“前车之鉴”,三楼的改造非常顺畅,随后,我又把工作重心放在一楼疑似病区的防控上……
       我所在的内蒙古医疗队,是以呼伦贝尔市15名医护人员为主体,包括包头、鄂尔多斯、赤峰、兴安盟等5盟市13家医疗单位的20人队伍,不说别的,穿脱防护服就各成一派,当地医护人员更是五花八门,大家都认为自己的防护是最好的。有的队员戴4层帽子,我说你戴4个帽子没问题,出来的时候往哪儿摘?我强调必须按流程走,要统一动作、整齐划一,否则“脱”不好,一样存在感染风险。
       仅仅脱防护服,就有二三十个动作要领,我真的不放心大家。每一个队员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都要盯着穿防护服;出来时,我让队员喊我,我在外面隔着玻璃指挥,纠正每一个动作,直到把每一位队员都跟一遍、送一遍,看着大家的操作完全没问题了,我才放下心来。
       2月22日,我所在的内蒙古医疗队全体队员和患者整体转入新病区,一切工作从零开始。新接手的病区是一个全新区域,什么都没有,甚至墙面上都没有一张图、一个表,新院区病区不是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四楼确诊病例43人,二楼为疑似病人10人。在工作环境差、流程不合理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布局、优化流程,熟悉新环境……两层楼病区改建的辛苦和难度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除了改造病区、优化流程外,我还要培训医护人员按标准流程操作、穿脱防护服,尤其是当地的医护人员,每14天“换防”一次,几乎每天都有撤离和进入隔离病房的“新人”,有的甚至从来没穿过防护服,培训压力骤然增大。
       院感无小事!院感防控干的是侦察兵、消防员的活儿,是疾控工作中的另一双眼睛。我的队友在救治患者,我在保护他们的安全,我的目标就是协同作战,凯旋而归!因此,我每天都要盯在现场查漏补缺、完善细节,别人都可以换防、轮休,我却不能休息,连续工作了整整一个多月。由于过度劳累,腿肿了,半个月消不下去,走路都吃力,眼睛也因为休息不足肿胀难受,扁桃体化脓也找上门来……“输液!”日常可以用药控制的扁桃体问题,我决定“大火力”压制,工作太忙,必须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好起来!
       “我们原来也挺好的”“你怎么这么多事儿、这么麻烦”……刚开始,大家对我的“较真儿”都不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无论是当地医护人员,还是队友,大家从起初的质疑、不认可,变成了信任、信服!直到离开时,我心中充满不舍,尤其是来自呼伦贝尔的护士长,两人已经达到只需我 “一个眼神”,护士长就知道该怎么做的默契程度。
       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院感防控对我来说虽然是一个全新课题,但是我做到了!作为临床医生,却以疾控专家身份转战沙洋县两家医院,改造病房、开展培训、优化流程……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作为曾经的“老兵”,化身抗疫侦察兵,用自己的严谨、专业和智慧保护着战友,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目前,抗疫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想起一句歌词: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作为一个医生,我还会义无反顾地投入抗疫一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供稿:内蒙古包钢医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