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我的援汉抗疫日记

2020-04-29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我的援汉抗疫日记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队员宋玲先进事迹纪实

       大家好,我是来自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的宋玲。下面由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抗击此次疫情中的心得体会。
       难忘的“情人节”
       因为新冠疫情爆发,从除夕夜值班以来一直没有好好休息,在2月1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正好科室排班我可以休息一天,本想跟家人好好团聚一下,可老公一大早却要去包联社区开展防疫工作,虽然收到了他发来的“520”的大红包和满满的歉意,心里还是有些不愉快。
       细思量,心里虽有失落但我还真不能责怪他,自从当了护士长后,亏欠老公和孩子的很多。平时加班加点不说,逢年过节,坚守科室值班已成惯例,所以这多年都没有好好陪老人和孩子吃过团年饭。老公是个孝子,每年三十要回县里的老家与父母一起团年,晚上再开车一百多公里赶到十堰城区来陪我值班,像今天这样,中午也不能回家吃饭的情况很少。
       下午5点,接到医院领导的电话,说准备派我带队去支援武汉抗疫,让我征求一下家属的意见再做决定。其实,半个月前疫情初期我就上交了赴一线抗疫的请战书,作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责无旁贷、义无反顾,随时准备奔赴战场。只是,原以为要到十堰市定点救治医院或本院的发热门诊、发热留观病区,没有想到这次是去武汉,虽然都是在和病毒零距离接触,但和离开十堰去武汉支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老公是共产党员,我想,他应该会支持我的。不出所料,我在电话里说了医院派我出征的征求意见后,他迟疑了一下,就答应了。最难搞定的是孩子,10岁的孩子已非常清楚到武汉抗击疫情的风险,听了我和他爸爸的电话后,一直拽着我的手,不同意我去武汉抗疫,也不让我收拾行李。
       晚上吃饭的时候,老公打电话回来,说今晚在包联社区入户夜查体温,核实人员信息,已经请假明天帮我收拾行李。我没敢告诉他的是,明天一大早我就要出发去武汉。
       晚上快十点时,老公满脸疲惫的回到了家,看到我和孩子正在收拾行李,他愣住了。我只好告诉他,明天一大早就要走了,我看到他眼眶里强忍着泪水,转过身忙着帮忙找拖鞋、睡衣、药品、口罩……。那一刻,我真的不忍离开家人,但是想着我是白衣天使,想起我们的使命,又再次坚定了信念。
       收拾完行李,我把老公叫到卧室,将身上的现金、银行卡全部交给他,告诉他武汉已封城,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就不需要带钱和银行卡了。看到梁武东、李文亮、林正斌等一批批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倒下,我真的担心会回不来了,到时我的随身物品——包括钱和卡都将化为灰烬,所以要提前交给他。当我将保险单、银行卡密码都交给他时,他好像已经明白了什么。那一刻,我们四目相对无语凝噎,别样滋味在心头……
       武汉,我们来了!
       2月15日一大早,老公包了我最爱吃的饺子。我亲了一下睡梦中的孩子,喊上老公送我去医院和同事们集合踏上征途。车窗外面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大地一片银装素裹,让我的心里平添了一些悲壮气氛。
       赶到医院集结的时候,院领导和同事们都在门口迎着我们6名即将出征的战士。因为武汉防疫物资一直紧缺,所以医院为我们每人准备了防护服,还带来不少的预防病毒、增强免疫力的药品,装了满满几箱子。普外科的曹主任还将他年前托朋友带回来的几盒进口药也塞给了我,叮嘱我一定要将出征的队友们完好无损的平安带回来。医院领导一直将我们送上去武汉的专车大巴,在交警的一路护送下走上高速,我们承载着同志们的重托、家人的希望和人民的期盼,踏上了逆行战疫的征程!
       大巴车在风雪中一路疾驰,下午三点进入武汉,来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医院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显得格外静谧。此刻,我的心里有些许激动,有个声音在呐喊:武汉,我来了,让我们一起战斗!
       每天都很忙
       因一线医护人员实在紧张,经过短短半天的培训,我们就正式进入隔离病区开始工作了。
       在清洁区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想起网上报道的2位从事咽拭子取样操作的医生,穿着防护服、戴着面罩,仅仅因为缺少鞋套就被感染,有些害怕。我按照培训时的要点,又检查了一遍脚套、手套和护目镜。看到大家都在防护服上写上名字,我也让同事在防护外给我写上了“十堰宋玲”四个大字。这一刻,我感觉如释重负,瞬间没有了紧张和害怕,是啊,我们是逆行的勇士,是支援武汉的战士,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我们这次一起来的6名队员按照需要分配在四个病区,每个病区都有四十多个病人,90%的都是65岁以上的患者。我所在的11楼病区共有40张病床,已收治了45个病人,其中有8个重症,1个危重症,还有两个已经是90岁以上的老人了。
       大家都知道年龄越大,并发症越多,风险越大,工作量就越多,在加上没有人陪护,我们每天的工作除了打针、输液、发药、测量生命体征变化外,还要给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喂饭、喂水、喂药,协助患者排便、更换纸尿裤,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但是面对如此大的工作压力,我们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每次身上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感觉平时觉得很轻松的活,也变得难度大了起来,换几个吊瓶都是一身汗,人也感觉憋闷,护目镜上也满是雾气。
       打针与平时相比就更难了,有的老人皮肤松软,血管容易滚动,有的脂肪厚导致看不清血管,再加上护目镜上有雾,就更考验我们的基本功了。还好,这些对于天天在病房摸爬滚打的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手一摸就能确定血管的位置,很少有打两针的情况,几天下来,患者纷纷为我点赞,还送了个“神针手”的外号给我!这些鼓励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更加坚定了战疫必胜的信念。
       最担心的就是你们
       我们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这次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医疗队共有6人,我除了是队员们的领队,也是他们的大姐。队伍里最小护士的只有23岁,参加工作不到3年就瞒着家人报名来到一线,都还是爸爸妈妈面前撒娇的孩子,转身之间就像大人般在病房穿梭忙碌,担负起守护生命的责任。看着他们一个个义无反顾、坚强勇敢的样子,我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一定要把他们完好无损的带回家!
       安全是第一位的,虽然都经过了穿脱隔离服的培训,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晚上回到宿舍后,我又拿出医院给提前准备好的防护服,组织大家开始训练起来,每个人穿、脱、穿、脱,然后大家一起点评不到位的地方,直到合格为止,伙伴们也不顾劳累一遍遍的操作,真的很辛苦,每次穿脱完毕都是满头大汗,但是为了能防护好自己,救治更多的患者,大伙都没有喊累,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我们选择了一份不允许出差错事故的工作,想想都让人忍不住心酸。
       我们每天早上7点半上班,中午2点下班,一个班六个多小时。因为中途不能上厕所,所以上班前我们尽量不喝水,一个班下来,因为出汗太多,衣服都是湿透的,每次脱下防护服,都有虚脱的感觉。取下口罩和护目镜,脸颊上印着几道深深的勒痕,鼻子上磨的都破了皮,嘴唇都是干裂的皱纹,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晚上休息一夜,第二天又精神抖擞的冲锋在前。
       每天早上,我都会提醒大伙按时吃饭,并且必须吃个鸡蛋,补充蛋白质,保证身体充分的营养,每次看着进入工作区的队员们,都要像个老妈子一样叮嘱每一个队员做好防护、注意安全。总希望他们每个人每天都是安全的,感觉虽然不能把他们每个人都照顾到,但时时刻刻都挂在心上。
       每天下班回到宿舍后,我都要询问伙伴们感觉怎么样,累不累,身体受得了吗,督促大家多吃饭,按时喝药,多喝水,吃水果,喝牛奶。有一次,一个伙伴下班没按时回家,好担心,急的又是打电话,又是发信息,都没回复后又急的打电话到科室,在得知在科室加班后才放心。
       遇到心情不好的伙伴我也总是嘘寒问暖,生病了为伙伴们找药。记得刚开始来时,有个妹妹眼睛被紫外线灼伤了,晚上疼的睡不着,我就把她叫到自己的宿舍与我睡一张床,晚上给她滴眼药水。还有个妹妹因上班长时间穿防护服低头操作而颈部疼痛,就把我带来的一个低频按摩仪给她做治疗,贴上从家里带来的药膏。还有个妹妹感冒了,就急忙为她找药,倒水,督促她吃药吃饭。我从家里走的时候带的感冒药、滴眼液、增强免疫力的药在这个时候都派上了用场。
       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而是那一颗感恩的心
       我刚进入11楼病区时,病区有45个病人,8个重症,1个危重症,经过我们二十多天的治疗,已有十多个患者康复出院,连最危险的91岁高龄的那个老爷爷在昨天交班时也转危为安,也已经能挥手向我们问好了,并且嘴里还不停的絮叨着说:谢谢,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每一次打开病房门进去挂水,输液,送饭,送水,发药,测量生命体征时,都会听到一声声“谢谢!”“你们辛苦啦!”那一刻,再苦再累觉得都是值得的!
       记得来到武汉的第7天上午,我和大家一起,都穿着密不透风隔离服、带着防护面罩,满身汗水地与战友们一起交接班。在交接到8床时,我看到一位91岁老爹爹,蜷在床上一动不动,喊他也不吭声,给他喂饭也不愿张嘴,连换纸尿裤、擦大便是都不愿意动一下,大家都感觉这个老爹爹怕是撑不下去了。
       交班时,都不敢在病床前谈这个老爹爹的病情,怕他听到伤心,对生命失去信心。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现在还没有特效药,靠的就是患者坚持下来的信心,我们能做的治疗就是支持病人撑过最危险的一两周,让病人恢复自身的免疫力,最终战胜病毒。
       随后的几天里,每次我们给他做护理时都特别的细心,打针、输液、翻身、扣背,及时处理大小便,就像伺候自己的亲人一样细心的照料他。虽然老爹爹不和我们说话,但大家每次来到病床前,都会轻声地喊:“爹爹,醒一醒,来,我们喝点水,吃点饭,好不好!你一定要相信我们,只要再坚持几天,就一定会好起来的!”每次喂饭、喂药、擦大便,不管多难、多脏,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默默地守护着这个高龄的危重患者,不离不弃!
       我们的关爱、守护感动了老爹爹,有一天,我们在交接班时,老爹爹突然挥起一只手,用沙哑的声音对我们说:“你们辛苦啦!谢谢!”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围了上来,亲切地同老爹爹打招呼。
       老爹爹的一句话,让我们感觉这些天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仿佛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感受到了一颗感恩的心。虽然当时我看不到防护面罩下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表情,但我知道,那一刻,大家一定都是开心的!为老爹爹的病情的好转由衷的高兴!也对战胜疫情充满了信心!
       随后的日子里,老爹爹的病情一天天好转,现在已经能够自己下床上厕所、吃饭了,相信不久后就能康复出院!
       不一样的“三八”节
       转眼,我们援汉医疗队的6名同志已在武汉市中医院战斗了22个白天和黑夜,从来时的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到现在的满眼新绿、春意盎然。一如我们的心情,从最初踏上征途的悲壮与豪气,到穿上防护服的踌躇与忐忑,再到现在走出治疗区的平静与从容,一场疫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
       一大早,收到老公的红包和儿子的祝福,才知道已经是“三八”妇女节,赶紧给战友们送上节日的问候,连队里唯一的男同胞也没落下。
       好消息接踵而至,当天上午医务科通知我,武汉疫情已出现根本性好转,下个周末我们医疗队就可以回家了。
       这应该是我们在前线收到的最好的“三八”礼物!是啊,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刻,我们告别亲人,迎难而上,经过了这么多天的生死拼搏,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还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消息吗?
       这两天,武汉的方舱医院已陆续关闭,我们所在医院收治的新冠病人也一天天减少,从年前一直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已开始轮休,我们也将凯旋而归!
       在这个不一样的节日里,没有收到鲜花和拥抱,也没能像以往一样能休假半天,但却收到了即将胜利返航的消息!也终于可以对远在家乡苦苦期盼的亲人们说一句:我们就要平安回家啦!
       共同等待春暖花开
       我最亲爱的伙伴们,一个个小小年纪,义务反顾、不顾安危冲锋在前,面对危险,懂得了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和学习的重要性,懂得了每一次操作都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大意。在与他们的交谈中,都流露出对护理工作的担当和责任。
       每个人脸上的印记、鼻子上的疤痕就是属于我们的军功章!伙伴们,你们都是最棒的,经历了这次疫情考验后,我相信,或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碰到困难,在从医这条路上,我们会越走越从容,自信。
       希望四月的武汉樱花烂漫,不再寒冷;希望每个为疫情付出汗水的人都能平安回家。加油!一起战,一起赢!真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大家安居乐业,我带着弟弟妹妹们早点平安回家!

       供稿人: 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宋玲  龚伟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