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逆行守初心 “疫”线践使命

2020-04-28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逆行守初心 “疫”线践使命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人民医院党委党员医护人员战疫先锋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抚松县人民医院党委全体党员、医护人员“接龙”报名,逆行而上,“我是党员,我到医学隔离观察病房”“我有经验,让我来”一声声请战誓言、一个个闪亮的名字,72名党员迅速向疫情火线集结,在防疫大潮中筑起一道坚强防线。
       统筹防控  逆行向前
       每天不到七点 ,副院长、党员张清花便准时到达单位,立即开始布置分诊人员、了解物资储备、落实隔离配置等工作。物资储备是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等紧缺物资,她都亲自管理、发放,防止过度请领。发热人员有多少?门诊器械消没消毒?隔离措施到不到位?每天都要到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登记处和各科室询问验证。
       1月25日,第一批隔离医学观察患者入院观察。张清花召集各学科专家连夜会诊,商讨治疗方案,提出处置办法。等到各项措施妥当,已是凌晨2点多,就着一桶泡面,草草休息几个小时就投入第二天的奋战。看着镜子中日渐消瘦的自己,张清花笑着对同事说,这样好,不用吃减肥药了。
       1月29日,86岁的老父亲打来电话“清花,这几天怎么没来?你上哪去了?大过年的忙啥?”得知女儿的近况后默默叮嘱女儿保重身体,放下电话,张清花默默拭去眼角的晶莹。战“疫”的日子里,张清花吃在单位、战在单位,从丈夫口中得知:“虽然她一直觉得愧对家庭,但是在她心里,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要站得出来、战的住、战得胜,那之后她才是一名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张清花以一名党员干部身份冲锋在前,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
       疫无反顾  坚强值守
       唐学宏是抚松县人民医院护理总主任,共产党员。走路一阵风,说话嘎吧溜脆,是同事们对唐学宏的一致评价。“妈妈,抚松的疫情怎样?有没有感染者?最近身体怎么样?”长期在国外读书的女儿发来视频通话。“没事儿,家里都挺好,我也很安全,你安心读书,等学业有成报效国家。”走廊里唐学宏匆匆挂断了女儿的视频通话,转身就赶向值班室支援同事。疫情发生后,唐学宏第一时间联系院领导表示放弃休假,紧急返回工作岗位。作为定点收治单位,科学隔离防控是关键,唐学宏带头到发热门诊布置房间、排查隐患,24小时做好应急备勤。医院人流密集,防控病毒传播成为阻击疫情的第一道封索线,唐学宏组织30名党员、护理骨干组建2个先锋梯队充实到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体温筛查处及流行病调查处。春季是儿童流感高发期,唐学宏又组织了2个儿科单独分诊流行病调查处,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聚集。连番苦战,唐学宏明显的清瘦了许多,同事们心疼她,她总说“瘦能瘦哪去儿,还是90多斤,只有我们负重前行,才能保障城乡居民岁月静好。”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唐学宏用汗水淬炼自我,用行动践行了不悔的入党诺言。
       迎难而上  厉行担当
       面对着高危病例,总会有人先站出来,这个人就是检验科主任党员袁家德。核酸检测一直是筛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主要方式之一,需要通过血常规分析,对血样进行检测,然而血液标本在分离后,会暴露在空气中产生气溶胶,从而通过空气来传播病毒,尤其是近距离的接触,这对检验科的医务人员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党员骨干,袁家德力排众议“这事危险,我经验多,我来。”自从疫情防控狙击战打响以来,对于高危、疑似病例的血样检查袁家德就再也没让别人插过手,时刻守候在检验室内,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总是一力承担。
       1月26日,一名武汉籍医学隔离患者需要进行采血检验,袁家德和往常一样,让同事们负责其他工作,自己穿戴好防护器具,又仔细检查了一便之后就走进了化验室中,血常规、血沉、肝功、肾功、血糖心肌酶……全套的检验下来需要2个多小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和护目镜、口罩,全副武装的袁家德汗水湿透衣背。“血液标本检验是临床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半点马虎不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次为患者提交检验单前,袁家德总是仔细核对,遇到问题,仔细分析。他执着拼搏的奉献精神和刻苦钻研的敬业意识,展现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模范风采。
       忠诚奉献  笃行初心
       吕永良,党员、放射科主任。1月25日(正月初一)23点,万家团圆的夜晚,把守检测新冠肺炎的另一道“关口”的吕永良在仔细擦拭着CT扫描机和辅助设备,刚刚,她为3名武汉籍医学隔离观察人员进行了检查。面对全国日趋严峻的防控形势,躺在仪器上的患者不免有些紧张,“不要动,放松,自然呼吸,不要紧张。”透过防护窗吕永良一边引导着患者配合做好检查,一边设法安慰患者,嗡鸣的机房中,平和的话语温暖着患者的心田。
       科主任吕永良是科室唯一的共产党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么危险的任务她首当其冲,“我是党员,我来做。认真检查病人,做到筛查无遗漏。” 做完患者后又要担负终末消毒任务,所有工作完成后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
       1 月28日晚21点又接到武汉籍及湖南籍两家人发热需要CT检查,她又以同样的工作模式工作到凌晨1点。
       CT检查是筛查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科虽然不在隔离病房,但同样面临风险。为患者做检查,帮助患者摆体位,调整呼吸,告知如何取结果,任何一个不慎,都可能被感染。为了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在为放射科调配最先进的设备同时,也采取了合理的隔离措施。按照要求检查技师需要24小时待命,随时对入院的发热患者进行肺部检查,为了保障科室的战斗力量,她主动担负起夜间备勤和疑似患者诊察任务。
       自防控疫情到现在,她都没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日,每天要开会,学习,布置各项工作,会诊。特别是会诊工作,无论白天晚上,随叫随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虽然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显现的却是最普通的医者仁心。她表示,如果疫区需要我会主动请缨,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支援疫区。递交了请战书,决心愿为疫情,随时准备支援湖北。吕永良践行了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让党旗在疫情一线高高飘扬。
       严查不漏 密织防线
       郑文娟,党员、感染科主任 ,面对疫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科室团队为避免医务人员感染、做好病毒防控筑起一道坚实屏障。防控疫情以来,开展了8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分层次、分岗位的专业培训,使全员提高防控意识掌握防控技能;为了保证诊疗环境安全,郑文娟牵头党员、骨干单独成立了一支消毒小组,每天两次全院范围内喷洒消毒。
       几天下来,她的嗓子累哑了,由于长期接触含氯消毒水,脸上也起了水泡,但这些都没阻挡她匆忙的脚步,每天带队开展、指导公共区域的全面消杀,每天坚持巡查科室诊疗器械、器具、用品等消毒情况,不留死角。
       在临床一线到处可见郑文娟的身影,她还积极参与了发热门诊、隔离观察病房的改造,指导流程布局是不是合理,实现三区两通道(即:三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两通道,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医疗护理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各区域是否有效通风;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是否达标;高风险科室及部位如何风险最小化;医疗废物处置是否规范。
       她说,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疫情防控就是她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投入新冠感染防控工作,夜以继日奔波一线的初衷是,最大程度保障医护安全及患者安全,杜绝院内感染爆发。(供稿人: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人民医院   史秀春、崔跃)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