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使命忠诚!为守护生命筑牢第一道防线

2020-04-26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使命忠诚!为守护生命筑牢第一道防线
——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党支部

        “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不畏艰险、迎难而上。”1月23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发出《致全体共产党员的倡议书》,要求全体党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当先锋、作表率。
        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在这场阻击战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新冠肺炎患者排查的第一战场,直面所有的发热患者,是被感染风险最大的科室之一。但他们没有一名成员退缩,没有一个人动摇,始终冲锋在最前列,每天接诊近400名病患,累计检查1.3万余人次。“我为我的队伍而骄傲,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我们是医生,是战士,是共产党员,以血肉之驱筑起人民防疫战争的第一道预警线”,党支部书记、科主任毕俊英说。
        一心一意“打硬仗”
        疫情发生后,发热病人与日俱增,放射科临时增加了夜间两套班子,护士、技师均要在岗。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先锋队,14名党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很多同事都事先把孩子、家人提前送走,独自一人在武汉留守,全力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科室女同志比较多,她们有的刚刚结婚,还有的孩子还很小,更有的夫妻两人都在医院工作,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党员叶萍的爱人是本院疼痛科的叶医生,由于疫情的进展,疼痛科改为呼四病区,两口子都义无反顾的在防控一线战斗。放射科主管护师赵俊的丈夫是医院超声影像科主任刘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夫妻俩就把孩子送到了爷爷奶奶家,一心一意坚持在一线。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他们自觉地相互隔离,过着“咫尺天涯”的生活,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他们即使擦肩而过,也无法相认相识,这样的日子,一天、两天……,冲锋在前,他们无暇悲伤,“你安好,我无恙”——这是他们心底对彼此最真切的祝愿!
       进修医生当“援兵”
       科室副主任医师曾燕妮和技师左钢分别在外进修,去年12月份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主动放弃进修回来,帮助科室解决负担,战斗在一线。党员高翔医师在恩施对口支援,得知情况后也申请回院上班。他们说:“我们回来,能够帮科室分担工作,就能减轻其他同志的劳动。”平凡的话语中彰显着使命职责的忠诚坚守,饱含着守护生命的无私大爱,寄予着守望相助的众志成城!
       大年三十是左钢的夜班,上完班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全部被汗水打湿,都挤得出水来,这张湿透全身的照片被发到网上,网友们纷纷给他点赞,而这几乎是科内每位成员的常态。未着白衣时,他们也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也是孩子仰望的父母,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披上白衣,他们就成为了钢铁战士。
       守护生命勇“逆行”
       CT室属于高危区,所有病人都要做CT排查,每天要接触三、四百位病人。放射科的护士分别工作在登记室窗口、CT室窗口、分诊窗口,她们一方面要维持发热病人秩序,一方面还负责申请单的传递,相当于反复在高危环境中劳动,但她们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2月11日,医院接管硚口武体方舱医院,放射科又承接了该院全部患者的CT排查工作。后方舱安装了GE诺亚1号一体式远程方舱CT,支部积极分子、技师长谌登富连续两天到方舱医院对援鄂医疗队队员进行培训操作,并连接网络进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专家通过远程对患者CT片进行诊断,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在硚口武体方舱医院运行期间,该科共为其完成CT检查569人次。
       随着时间的推进,防疫战争进入了攻坚阶段,2名同志在工作中不幸感染,科室里氛围有些低落,一方面因为人手紧张病患增多而压力增加,一方面又为患病的战友担心。这时,负伤休整的战士们却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经常在科室微信群里面为大家鼓劲加油。与一般病患感染后的担惊受怕不同,他们作为专业人士,把患病当作是亲历病毒的医学实验,经常在群里进行专业探讨,如何做好防护,如何配合治疗……他们每天在群里报告体温,稍有好转就主动@主任:“科室忙不忙得过来呀,我还想回来上班,我不想当伤兵、逃兵呀!”, 引得护士长时常在群里维护秩序,批评他们是最不合格的病人,强制他们安心静养。这两名同志治愈后,立刻投入抗疫一线。
       在这场战役中,全体放射科医生、护士都抱着一个朴实的心愿坚守在一线,那就是:希望每一位病人都得到准确的筛查,及时地治疗,为守护生命筑牢第一道防线,做抗击疫情、冲锋在前的最美逆行者!他们说,“我们不是无所畏惧,而是使命忠诚。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文: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贝兰)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