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病媒防制科抗“疫”事迹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有这么一个科室,日以继夜地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工作第一线,他们手中的“武器”是不同型号的喷雾器,子弹是专业的知识和各种类型消毒液,直接面对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他们要做的就是用手中的“武器”为人民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它的名字叫消毒病媒防制科,一个“泡”在消毒水里的科室,是阻断疫情传播的中坚力量。而我,是病媒消毒科的副科长王飞,就让我来讲一讲我们消毒组的故事。
未雨绸缪,做好物资和人员储备工作
2020年1月19日,新冠肺炎疫情初露端倪,我们就赶在各供应单位春节放假前应急购入防护用品、消毒药械和各类型消毒剂并对库存和现购消毒器械进行了清点和调试。考虑到人员可能不足,我们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了一支以区疾控中心为指导和参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实施的消毒队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正是前期消毒物资和人员的充足准备,让我们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信心十足。
第一时间,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技术培训
个人防护至关重要,我们在第一时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中心全体流调人员开展个人防护的专项培训,详细介绍基本原则、防护用品的选择、一级和二级防护标准穿脱顺序及“七步洗手法”并现场考核,做到人人过关。
消毒队伍的成员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如何带好这支队伍,需要花心思去思考,不是仅仅为了消毒,更希望他们回到各自社区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消毒 “好手”。为了能达到目标,我们精心准备,专门进行了3期消毒技术和人员防护培训,同时通过现场实地带教活动,让他们快速成长。
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区消毒工作,我们通过视频、现场培训等形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单位开展消毒技术和个人防护培训数十次,及时有效地指导全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疫点消毒,这次“90”后成了主角
疫点消毒风险大, 消毒组人员24小时待命,接到疫情处置的命令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生活、工作、停留过的地方及乘坐过的交通工具等均进行终末消毒。
消毒组里有一个“90”后叫徐皓迪,他刚参加工作一年,当时还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修,面对疫情,他主动请缨,“科长,我要回到一线,和你们一起工作”。而他接手的工作是疫点消毒,接到消毒通知单后,需要2小时内到达现场,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背上重达几十斤的消杀设备,对疫点进行全面的消杀处理,既要承受潜在病毒侵袭的风险,又要承受高效消毒剂的刺激。消毒过程中,他负重操作,往往不到5分钟,汗水已浸湿后背,护目镜起雾模糊了视线。每次消毒结束后脱下防护装备的那一刻,同行的同事总是打趣的说:“你就像刚洗过澡一样”,而他总会笑着说:“这是我的职责,没有什么的”。
疫情最艰巨的时候,他往往刚返回中心就又收到再次出动的通知,补充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消毒剂后,直接到下一个疫点继续工作。记得在一个雨夜,接到消毒通知时已经晚上9点,白天疲累了一天的小徐接到电话,二话没讲从家里赶到现场,当完成消毒任务脱去防护服,已经是晚上12点了。
对于刚走出学校的90后小徐来说,这次疫情让他成长了许多,收获许多,也更让他明白疾控人的担当和责任。
集中隔离点消毒,不能忘记的“小黄”老师
消毒组还有一位90后女生黄慧嫦,刚参加工作2年。对于她来讲,能和同事并肩战“疫”是自己“争取”来的。这个春节,她本来要回广州看望父亲,在抢不到火车票情况下,好不容易买了张1月23日的飞机票。1月21日和22日的疫情让她内心产生涟漪,“留在上海”的选择在她内心涌动,最终她义无反顾地退掉机票,坚定地说“科长,我可以留下来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她立即投入虹口区集中医学观察点的筹备工作中,这项工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即要根据观察点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隔离区,以保证驻点工作人员的安全,还要和同事一起,完成场所消毒以及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的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隔离点正式启用,首批12位湖北等疫情重点地区来(返)沪人员进驻观察点,黄慧嫦也就全天24小时入住了。大家都喊她“小黄老师”,她主要负责指导现场医护人员做好消毒和个人防护并对隔离的各类消毒工作做到“全方位”的指导。每日早上,她会帮工作人员提前配好护目镜消毒液以及隔离观察人员所需的消毒液;隔离观察人员抵达后,她会指导第三方公司人员做好防护,对隔离观察人员行走后的通道以及可能接触的物体表面终末消毒;而观察人员入住后,小黄通过微信群对他们日常消毒进行关心和指导,让他们感受到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温暖。渐渐地大家对驻点工作人员更加理解和信任了,在集中观察点的微信群里,有了更多的支持和赞美。
在隔离点的工作中,黄慧嫦用自己的专业与耐心,刻苦与坚守,彰显了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默默付出诠释了疾控人为民防病的初心和使命。

发热门诊院内感染评估,提建议我们是专业的
为降低新冠在设有发热门诊医疗机构的院内感染风险,我们需要对病人就诊医院的预检、接诊、就诊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这项工作由齐真真同志负责,这是她工作的第4个年头。她主动缩短春节假期,初三就投入到工作中,每天轮流去辖区开设的5家发热门诊现场检查。为切实发现医疗机构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她主动模拟患者身份,采取“蹲点”式对医院的入院流程进行现场体验,了解医院门急诊各部门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消毒措施及实施情况。正是这一次次的现场检查,给医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大大降低了新冠病毒院内感染的风险。而随着医疗机构的复诊,她又和同事一起,对于开诊前医院人员个人防护和消毒技术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和评估,复诊之路,我们保驾护航。

正确引导,我们强化指导和宣教工作
为确保“疫情防控,人人参与,科学消毒,规范防护”,我们在科普和宣教上下功夫,积极宣传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以撰写科普文章等形式指导群众及相关单位进行科学消毒。随着复工复业,我们更重视对重点场所的日常预防性消毒指导工作。经过培训,消毒队伍的人员积极深入到各社区开展大型商场,环卫设施,办公场所,超市等日常预防消毒指导。
她是来自北外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健,为了对街道居家医学观察对象的生活垃圾回收进行督导,早晨6点就开始跟着专用环卫车忙碌起来。她还一家一家走访辖区内的产业园区、商业楼宇和大型商场,分别从人员配置、消毒要点、消毒水浓度配比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并手把手的教会消毒保洁阿姨和大叔们。有时正在楼宇督导,又接到做终末消毒的通知,做完督导马上奔赴一线,“全副武装”的去病家消毒。
履职尽责,做好现场消毒、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
从1月19日起,消毒团队正式上线,每天有人值班,周末无休,所有人员通讯设备确保24小时畅通,随时解答现场消毒人员遇到的问题并根据情况进行技术指导或参与现场消毒工作。截止目前,消毒团队对所有疫点,包括确诊病例活动公共区域组织了消毒,完成对区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和街道相关人员消毒技术和人员防护培训工作,对集中隔离观察点,留验点等三区划分和消毒进行了指导,持续开展对辖区定点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中感染控制与消毒风险的现场评估和指导;加强对重点场所日常预防性消毒督导和指导。
疫情不走,消毒团队也不会“下线”,将会持续坚持在一线,以昂扬的斗志和新冠病毒“战斗到底”,用专业和责任守护辖区人民的健康。
供稿人: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