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新冠锁愁云 红霞映柴桑

2020-04-25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新冠锁愁云  红霞映柴桑
——记坚守在抗疫一线的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院长余红霞

 
        余红霞同志现任柴桑区人民医院院长。从满怀热情踏上从医之路开始,至今已走过二十多个寒暑春秋。她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一步一个脚印,由一名普通的临床医生成长为一名作风干练,思维缜密,勇于担当的党员领导干部。
        庚子新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袭击武汉,全国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而与湖北疫情中心一江之隔的九江也早已拉响战斗警报。1月17日,在接到江西省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的通知后,柴桑区人民医院院长余红霞第一时间召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部署会,带领医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医护人员勠力同心誓阻疫情肆虐,由此开启了柴医人与病毒“狙击战”的序幕!
       全面准备  火速、牢固建立防疫第一防线
       “疫情当前,柴桑区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我们一定要担负起保障柴桑区一方百姓生命安全的重任。”余红霞院长在1月17日的新冠肺炎防控部署工作会上铁骨铮铮的强调,“大家一定要快速动起来,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最快速度的建立起医院防控体系和救治体系,早防护、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会上,成立了以余红霞院长为组长的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等小组,确保事事有负责、人人有任务,全面细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当天,防控领导小组加班加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立即制定出台了《柴桑区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处置预案》,以指导各项防疫工作进展有序的开展。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显然,作为院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同样深谙“用兵之道”,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必须用心谋划。在她亲自督战下,防控领导小组连发“四道命令”,做好疫情防控的排兵布阵工作。
       全面启动院内防控。对在院的病人进行全部排查,对有疫区接触史的患者家属进行隔离观察,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在医院重点部门和重点科室如导诊、急诊科、发热门诊加强人员力量,严格重点管理,在门诊大厅、急诊大厅和发热门诊分别设置预检分诊台,对进入医院病人进行发热筛查,针对武汉来柴桑区发热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初筛,确保来院病人不漏诊、不引起交叉感染。
       开展全员培训。1月18日至19日连续两天,余院长带领医务科和院感办在全院开展全员(包括物业、食堂工作人员)培训,增强医务工作者对疫情的认知能力、救治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在培训会上,余院长还要求各科室充分利用好科室晨会,做好培训,分层分级对全员进行疾病认知、诊断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院内感染。同时,要求对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传染病防治法等,要求医务科做好考核,确保做到人人熟练掌握。
余院长带领职能科督导疫情防控
        启动感染楼。1月18日,医院立即启动感染楼,因为新院投入使用没多久仍处于磨合完善期,感染楼还有部分设施没有完成,为了因对疫情,做好感染患者收治准备,连夜组织人员对感染楼设备设施进行完善。
        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医院结合疫情的特点,第一时间将新型肺炎的防控知识在医院公众号进行推广,全院LED屏滚动播出,制作宣传栏等对新型肺炎疾病防控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应对疫情,避免群众恐慌。
        在余红霞院长统筹调度下,医院在第一时间有效建立起了应对新冠肺炎防疫的第一防线。在此期间,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和医护感染事件。
        全力以赴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1月23日,武汉封城,紧接黄冈封城、鄂州封城……全国各地相继进入疫情防控一级戒备状态,而此时余红霞院长也一再给医院的防控工作加码,带领全院职工取消春节休假,全面投入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来,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
        “在家待着不踏实,也惦记着院里的工作,我就回来了。” 1月21日,医院收治第一例疑似病例,院长余红霞在刚刚忙完一天的工作,又连夜赶到医院,组织召开医院疫情防治工作调度会,带领医院相关科室连夜完善感染科的应急抢救设施,清空ICU,启动全院专家会诊,拟定救治方案。在疫情防控期间,余红霞院长坚持每天坚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当天解决,经常为了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忙到深夜。
       1月24日除夕夜,白天在医院忙了一天的她,匆匆回家吃完年饭又迅速赶到医院慰问临床一线工作者,在刚慰问我一线人员,准备离开,听到急诊科反映接到五名车祸患者,有湖北接触史,她又立即召集医务科、护理部和院感办组织人员积极开展救治并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和院内消毒工作,并安抚急诊科医务工作者,做好心理疏通,等各科室忙完,已经是初一的凌晨2点了,而她一直守护着大家。就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她再次准点到岗,第一时间冲向疫情一线,马不停蹄地奔走在门诊、病房,了解病人救治情况,掌握一线医护人员和物资配给状况。中间,还有无数电话等待着她去接听,协调、汇报、传达……时针转瞬就过了中午。而这时,她也就简单的在办公室用泡面对付一下,而不能好好的陪下女儿。
        在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上,余红霞院长曾说: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当前,疫情防控是医院最重要任务,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来应对相关疫情。为了提升医院的收治能力和医护人员短缺问题,余院长带领医院班子积极谋划,对部分科室进行了调整或关闭,腾出人员,充实抗击一线人员,有效缓解了医护人员不足,并尽量减少院内人员流动,避免出现院内交叉感染。用她自己的话说:疫情当下,医院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救治病人,这是一项不容懈怠的政治任务,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在余院长提议下,医院党总支向全院发出倡议书,号召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做到全员参与,共同抵制疫情。倡议书一发,各党支部、科室、党员和职工踊跃上交请战书,主动要求到一线工作。看到全院医护人员及职工们纷纷自告奋勇的主动请战时,余红霞院长动容的说:大家不畏惧、不退缩,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力以赴的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为你们感到骄傲,这也是我们所有柴医人的骄傲。
       在2月4日和6日的医院两批次援鄂护理人员邹丹和廖娅婷的出征送行仪式上,余红霞院长言辞真切、感情满满的叮嘱:“驰援湖北抗击疫情,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自己,有什么困难和需求及时告诉我们,我们等着你凯旋归来”,并经常用短信与他们沟通,给他们鼓励和安慰。
        为了保障以感染科为核心的一线人员的正常防护,余红霞院长多次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惜一切代价,必须确保防疫一线人员的防护物资落实到位,必须确保对一线防疫人员的后备支持充分可靠”。
         当了解到医院库存的医用防护物资即将告罄时,她更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亲自带领采购办多渠道找寻,动员一切关系、动员一切力量,积极筹备防护物资,确保防控一线人员防护措施到位,防护物资充足。每天电话接个不停,平均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从早到晚喝不上两口水,使得她的颈椎病又复发了,每天只能带着艾灸熏蒸才能缓解一点疼痛。医院自从中秋节开始取消休息筹备新院搬迁,这期间她就一直没有休息,原以为新医院整体搬迁结束,过年可以轻松几天,10月底她特意和女儿订了去三亚的机票,1月17日开完新冠肺炎部署会,立即退票,只能向女儿抱歉。有时劝她回去休息时,她总是说“我们那么多同事都在奋战,他们甚至十几天没有回过家,他们才辛苦,我这点算什么,只要倒不下,我就和大家一起坚守。”她还总鼓励大家保重身体,一场硬仗、一场大仗、一场持久战要大家去打,我们不能生病,感冒都不行。
        作为柴桑区人民医院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余红霞院长不仅牵挂着疫情,更牵挂着在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她多次要求一线医护人员必须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并亲切的关注他们的生活所需。
       在得知从感染楼下班的医护人员因为没有休息的地方,余院长马上安排人员对后勤楼三楼进行改造,作为他们下班休息场所,同时特别交代食堂要加强一线人员的伙食,定期安排后勤科给他们送去牛奶和新鲜水果,改善他们的营养。2月8日的元宵节,她考虑到医院里有许多连续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从春节到现在十几天都没法回家与家人团圆过节,下班后,她又亲自将四十多碗盛满了祝福的汤圆分别送到后勤楼、感染科等一线医务人员手中,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医院的关怀,她这才安心的吃起汤圆,和他们一起度过元宵佳节。
 余院长关心感染楼医护人员,元宵节为他们送元宵
       新冠锁愁云,红霞映柴桑。正是在余院长的刚毅而又充满温情的带领下,在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事例,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畏惧、不退缩,不计较个人得失,冲锋在前, 共同为柴桑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
柴桑区人民医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