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战疫”大考,她用实际行动书写担当答卷

2020-04-21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战疫”大考,她用实际行动书写担当答卷
——上海
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仇燕青抗疫期间先进事迹报道

       自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打响以来,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仇燕青始终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带领全体职工发挥医者担当,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壁垒,在“战疫”大考中交出了一张优质答卷。
       一部手机,帮助她“运筹帷幄”
       “普惠路、陆渡以及朱桥东、西四个道口,医务人员全部到位!”新冠肺炎疫情来得突然,来得凶猛,仇燕青部署工作也更加严肃、更加果决。
       1月23日起,仇燕青的手机开启了24小时在线模式,并陆陆续续新建、加入了近20个微信群,以便全面掌握疫情,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在最初的二十余天里,她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完整的饭,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每天盯着微信群,生怕漏掉了一条有用的消息,“最高”记录是一天回复了近300条信息。因为,一部手机就是她投身战“疫”的最佳武器,也成为她“运筹帷幄”的得力助手。
       “道口风大、下雨湿冷,麻烦调几个岗亭过来,谢谢!”、“这里有重点地区来沪人员,需要送集中医学观察点!”……作为道口防控工作的总负责人,仇燕青不仅要做好中心的防控工作,还要承担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统筹、物资配给、工作交接以及和公安、交通、联勤等多个部门的协调。从道口防控流程的制订、完善,到工作内容、区域的划分,再到对道口入沪车辆和人员进行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统计上报等,仇燕青就像一支高速旋转的陀螺,一刻也没有停歇过。
       一张折叠床,伴随她“行军打仗”
       工业区有42个小区,交通四通八达,外来人口较多,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任务比其他街镇要大得多。开展居家医学观察,招募人手启动集中医学观察点,为防控一线人员筹集物资,开设重点行业、单位的医学安置点……面对巨大的压力,仇燕青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半夜微信来了、凌晨电话急call,这是防疫战斗打响以来她的工作常态。天气这么冷、又下着雨,额温枪能不能用、防护物资够不够?……1月31日晚上6点多,仇燕青刚扒拉了几口饭,想来想去心中不踏实,就赶往道口一桩桩事情落实、解决,到家又是深夜。有一次,因为研究疫情过于投入,等到第二天晨曦微露,她才惊觉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今夕是何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太累了!”看到仇燕青通宵达旦、不眠不休的忙活,爱人除了包容、理解,更多的是心疼,“你是开过刀的人,更需要多休息。”于是,仇燕青的办公室里多了一个“行军打仗”的伴侣,是爱人送来的折叠床,以便能“随呼随应、召之即战”。
       一个信念,支撑她“冲锋陷阵”
       随着疫情在全国的不断扩散,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仇燕青深感社区医疗的责任重大,每天的神经都是紧绷着,一刻也松懈不下来。
       从第一次参加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起,她就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组织、动员和部署中心防控工作;第一时间组建了道口防控、公卫防控和后勤防控三支党员突击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竭尽全力应对疫情“大考”;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带领全体医务工作者迅速反应、迎难而上,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壁垒,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保障有力。
       “责任重于泰山,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仇燕青坦言,因为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双重身份,有了信仰和职责,才让自己在这场与疫魔的斗争中勇往直前、毫不犹豫。
       1月29日,道口临时需要增加人手。“党员,跟我上!”仇燕青率先垂范,第一时间赶到寒风凛冽的G15朱桥道口,一站就是3个小时。2月9日,接到开设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的通知,“干部,向前冲!”又是她身先士卒,连夜奔赴实地进行查看,划分“三区”、完善方案、制定流程等等,一忙就忙到半夜。2月17日,中心收到1200户的居家隔离观察信息。“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还是她挺身而出,加入公卫团队核对信息、梳理资料,直至深夜23点。
       大疫是考验,考验着离老百姓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环境失常情况下的“正常”发挥;考验着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在突发事件中的有序应对。无数像仇燕青一样的医务工作者用务实、低调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担当答卷。

       供稿人: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周燕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