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旗飘扬,战疫情 > 正文

一个共产党人在疫情面前的情怀与坚守

2020-04-23 新时代党建教育信息网
一个共产党人在疫情面前的情怀与坚守
——记晋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共产党员于德顺抗疫事迹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作为一名经历和应对过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着工作30多年工作经验的晋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于德顺,以敏锐嗅觉和高度的责任心,在晋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启动前,就对科室全体人员进行了疫情应战总动员!他们集体宣誓:“我们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疫情当前,守初心、担使命,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甘愿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20年1月21日,晋城市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战役全面打响,作为发热门诊主任,于德顺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冲到疫情第一线,周密部署,调兵遣将,从安全分流住院病人、腾空病区,到准备应战物资,开诊24小时发热门诊,他是身先士卒,用鲜红手印表决心,将亮闪闪的党徽照耀在抗疫一线。
        坚守,发热门诊的防线不能丢
       发热门诊,既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由于这次新冠肺炎是新发传染病,都没有经验,门诊医生甄别起来很是困难。为了防止“放虎归山”,于德顺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对所有发热患者,逐个甄别,认真筛查,火眼臻睛的把没有流行病史的2名新冠肺炎患者筛了出来,同时从1名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筛出2名确诊患者,1名疑似患者。试想,如果将这两位患者放回去,晋城的疫情会是什么样?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为此,在全市发热门诊工作会议上,晋城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得到了市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号召全市发热门诊以晋城市人民医院为榜样,一定要守住晋城市的大门,为全市230多万老百姓的健康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在疫情初期,受抗疫物资条件所限,新冠病人识别非常困难,再加上医院隔离留观病房床位所限,这给发热门诊筛查、收治隔离留观患者带来了极大难度。于德顺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方式,对离院的发热患者采取“放人不放眼”策略,与每一名离院患者签署离院告知书,嘱咐他们严格居家隔离观察,同时对他们每日两次电话随访,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情进展就及时召回。截止目前,累计随访电话已达3616人次,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
        查缺补漏,彰显共产党人极端负责的作风
        疫情初期,常有不配合医学隔离的患者。大年三十凌晨,一位居住在乡下的发热患者,拒绝留院,强行回家。得知这一情况后,于德顺详细查看了门诊病历,认为居家风险很大,一旦为新冠肺炎患者,无论对家庭还是社会后果不堪设想。大年三十下午,他便带着药品和口罩上门随访。隆冬时节,天气格外寒冷,患者所在的村庄非常偏僻,道路积雪难行,路上车轮时不时地打滑,遇到坡路还得找人推车。几经周折,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患者,并对他进行了详细的诊查,建议暂时居家隔离治疗,并告知隔离注意事项,出现异常及时来院治疗等。经过仔细诊察、耐心安慰与健康教育,他用实际行动打消了患者的抵触情绪。离开时,患者和家属感激地说:“大年三十的,路也不好走,您专程跑这么远来家里给我看病,真是太不容易了,太感谢您了!我一定按要求做好隔离,按时服药,必要时住院治疗!”看到病人这么说,于德顺才踏实了许多。返程后,他继续投入到门诊战斗中。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阖家团圆吃着热腾腾的年夜饭,而他只是一包泡面简单了之。
        心甘情愿,勇做守门员
        发热门诊24小时运行以来,他不是在接诊患者就是在接打电话。“主任,有个发热患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肺部有磨玻璃影,怎么办?收留观吗?留观室没床了!对了,主任,还有一个没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病人,肺部外带磨玻璃影,怎么办?”......疫情期间,门诊工作量非常大,从事传染病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成了工作的瓶颈。既要保证发热门诊,又要兼顾留观病房、确诊救治病区,还要考虑支援武汉。一时间,科室人员四零五落,医院及时抽调医生增援发热门诊,但不是来了就可以马上工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岗前培训,从消毒、穿脱隔离衣、诊疗方案、到各类数据上报等等,这些他都亲自培训指导。为了避免漏诊,造成疫情传播,他逐一核查每一位发热门诊病例,睡眠最多也就5-6个小时,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由于长时间盯着电脑,他眼睛出现了视疲劳与结膜炎。由于接打电话过频,电话铃声时常萦绕在脑际,常常出现幻听。高强度高压力让他的身体出现了预警,正月十八下午召开院内防控会议,他突感心慌,脉率在每分钟120次以上,极度乏力,头蒙眼黑,出冷汗,症状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他愣是靠着椅子硬撑了过来!会议结束后,他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参加了院内会诊。回到发热门诊时腿一软,一个俯冲撞到了防盗门上,等到晚上摘下帽子洗脸时才发现头皮出血了,肩膀和脖子僵硬的疼痛,所幸没什么大碍,夜间他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护士长劝他休息休息,他说;“这是咱的阵地,病人这么多,我休息了谁把关?”那时身体虽达到极限。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是党员,老党支部书记,疫情当前坚决不能趴下!我是排雷兵,更是守门员!”
       疫情就是命令,2个多月的时间,于德顺始终坚守在疫情第一线。
       新任务接踵而至,任劳任怨显担当
       作为感染性疾病科与发热门诊的主任,除了24小时不停的甄别筛查病人外,还要参与行政例会、防控会议、门诊改造等工作。疫情期间,按照国家要求,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病人,要继续跟踪随访4周。得知这个消息于德顺再次主动请缨,揽下了随访任务。
       随访不等同于电话问候,它是防止病情反弹后续治疗,需量身定制实施一系列的随访计划。上门随访尤其重要。如一位老年患者出院不久,便出现了发热腹痛等症状,上门随访确定为胆结石急性发作;另一位患者出院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上门随访确定为高血压;还有一位合并糖尿病患者,腋下发生了脓肿,他边调整血糖,边找外科医生,一次次冒雪到隔离点,手术、换药、指导治疗。
       在随访的日子里,于德顺先后到阳城、沁水、陵川、泽州县和城区上门随访了10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途中需经多个卡口排队测体温,下车登记,有时一等就是1、2个小时。在40多天的随访中,累计上门随访25次,电话随访606次,微信随访98次,召回来院复检20次。召回来院复检时,于主任亲自者给患安排接送车往返19趟、备早餐、约挂号、开检查申请单、安排陪检,直至用完早餐,安全送回家才放下心来。
       坚决抗击疫情,战胜病毒病魔,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这段不同寻常的时间里,生命重于泰山,于德顺医生尽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小家为大家,无畏风险,逆行而上,冲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他给队员们常说:我们不求白袍加身的荣耀,只求患者平安康复,所有这些工作,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该做的。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一定能够书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的新篇章。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这场遭遇战阻击战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供稿单位:晋城市人民医院)

官网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010-68838191